80后的“孩奴”时代?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潇洒的80后小资消失了,现在你看到的是一个背着孩奴标签的80后妈妈。我不再去电影院看热映的电影,不再去健身房塑造迷人的身材,不再悠闲地走在王府井大道上,不再惬意地品尝咖啡。曾经的一切都随着那套新房的到手、那个小宝贝的降生灰飞烟灭。”这是一位80后母亲在网上写下的一段话,该帖迅速引起网友热议,短短时间就得到上千人转发,多数人觉得这段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说到了痛处”。
  在多数人眼里,80后仍然是孩子。而如今,这些“孩子们”一边在职场中担当中流砥柱,一边已经悄然晋升,为人父母。然而,这又是一个被很多人认为不适合生儿育女的年代。不知何时起,“什么时候要孩子”已渐变成“要不要孩子”。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前,很多年轻的80后妈妈望而却步。
  百万宝贝,你敢生养吗
  “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宁愿选择不生。”王芳的话听上去虽然残酷,但却道出了很多年轻父母的心声。
  今年29岁的王芳已经是一个1岁孩子的母亲。在他人眼里,王芳的路一直走得很顺畅。大学毕业顺利找到一家还不错的企业,和相恋5年的男友喜结连理,二人又在父母的资助下贷款买上了房和车。生活步入正轨后,王芳夫妇孕育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我们两个人收入都能达到七八千,本来心想养个孩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孩子出生后我才感觉经济压力原来这么大。”回想起当初设想的幸福小资生活,王芳有些无奈。
  每个月房贷加车贷5000,这是雷打不动的固定支出。1岁的孩子每月奶粉800元,钙片等营养品400元,保姆2000元,早教班1500元,家庭日常伙食开支800元,再加上每个月还要给双方父母各1000元,真是月月光,要是敢生场病无疑就成了“负人”——王芳细数着每月开支,自嘲着。
  “现在每家都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哪个不是把最好的给孩子?话说回来,在这样一个什么产品都不让人放心的年代,你不花点钱能安心吗?”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年轻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物质享受的说法,王芳愤愤不平,“就说奶粉吧,是可以不用名牌,但你放心给孩子吃便宜的吗?早教班也可以选择不上,但同学的孩子都能说ABC,甘心自己的孩子连颜色都认不全?父母还没退休,自己也没有条件当全职家庭主妇,家里不请保姆行吗?有的保姆为了孩子不哭给喂感冒药,不请一个好点的行吗?”
  房奴 孩奴= 一生为奴?
  王芳的宝宝只有1岁,但养育孩子的花费这只是开了一个头,花大钱的日子还在后头。
  周军是北京某公司的外贸经理。“别看我顶着‘经理’的名头,但面对花钱如流水的日常开支,我依旧头疼。”提到前年儿子的上学问题,周军就有一肚子苦水倒,“这两年刚换了一个大点的房子,每个月的房贷成了不大不小的负担。房子不是学区房,小孩上学依旧是个难题。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进了一所重点小学,择校费平均一年就得3万多;现在几乎每个孩子至少都得上一到两个兴趣特长班,每个月又是将近1000元;马上要读三年级了,打算给孩子报个课外辅导班,一个月800,再加上生活费、书本费、校服等开销,我和他妈妈真是勒紧了裤腰带供他读书。”
  像周军这样的家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不在少数。家庭条件属于中等偏上,父母有不错的工作,有一定财富积累,全家只一个掌上明珠,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举全家之力上名校,买学区房,报特长班、课外辅导班,而日常的消费更是一点不能少。有调查显示,目前养育一个孩子到其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万~130万元,如果还要海外留学,则至少要200万元,“百万宝贝”让80后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吃进嘴里的奶粉进口的一百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一百多块钱,进出都要钱,整个儿——双向收费!”电视剧《蜗居》中的台词一语道出“孩奴”的窘境:养一个孩子究竟要多少钱?
  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了每月花费成本,包括医疗、吃穿、玩具等高达5000元。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宝贝》颇为生动地折射出这种现实困境:小儿似乎越来越难养。作为被宠大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不少80后纷纷沦为“孩奴”。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百元,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的农村,生孩子就如同添双筷子,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现在,生孩子所花费的成本太高,导致一些家庭负担不起,所以不敢要孩子,“丁克”一族逐渐壮大。在很多人的生活公式里,房奴 孩奴=一生为奴。
  为人父母:痛并快乐着
  从房奴、卡奴、车奴、租奴再到孩奴,甚至逢年过节还有“节奴”,近年来,在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中,各种“奴”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被奴役的幸福”,表明了当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困境:幸福的门槛越来越高,而我们对幸福的感受也越来越艰难、脆弱。
  工薪阶层对“孩奴”的诙谐自嘲或许只是其对房价和教育费过高产生焦虑的宣泄,但经传媒渲染后,“孩奴”现象愈益被认同为一种普遍生存状态,甚至“终身为奴”、“难以解套”恐惧陡生。“孩奴”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一方面说明如今养娃的成本的确很高,但另一方面,父母是否也该反躬自问:对孩子寄予的殷切期望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所需”?
  “5000元?上好的幼儿园两个月就要这个数!”“明年宝宝就入托了,又要多支出1000元费用!”许多论坛上,不少网友晒宝宝消费的帖子成为关注焦点,各类帖子都共同指向了被孩子奴役的社会现实: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让父母们失去了自我的价值体现。
  养孩子真的让我们如此入不敷出吗?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上以偏概全的渲染所呈现的“孩奴”概念和生活事实,与现实相去甚远。俗话讲得好:孩子要糙养。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养生方法告诉我们:合理的膳食,平衡搭配是健康的关键。过去的人喝母乳、米汤,穿百家衣,玩在自然和父母的巧手里,活得一样聪明健康,有不少大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出身贫寒。为了孩子的健康,年轻的父母们应该避免跟风攀比,量力而行,摆脱沉重的经济压力。
  经济成本的投入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但并非必然联系,也并非必然呈正比。对于养儿成本,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假如父母对子女减少些“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假如能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勤俭节约的习惯,假如减少对子女的“有求必应”以及溺爱,那么,孩子抚育的经济成本也许并不会像外界所渲染的那么高。因此,若少一点相互攀比的心理,用更加理性、乐观的消费和教育方式养育子女,同样可以培养出有用之才,请相信。
  (摘自《中国青年》)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发展,学术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24-03   在《历史教学》即将迎来创刊七十年之际,我的教学生涯也即将进入第三十个年头。看着办公室书架上那一排蔚为大观的历年《历史教学》杂志,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厚重的学术史,记录了新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我个人的心灵史,承载了我很多的探索、思考和情感。
每天只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下面这9件小事,就会使你的时间更为充裕———而且还能让你更快乐,也能更好地掌控你的生活。当然如果你想取得最佳效果,就要每天坚持。  1分钟整理床铺  整理床铺极为简单省时,却能让全屋看起来都更整洁,而外部的整洁又会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且整理床铺还能让你以一种效率感、勤劳感和秩序感开始一天的生活。“特别是在你感觉压力过大的时候,做一件小事并且养成习惯,还能帮你找回自信心。”
最近在网络和社会悄然流行的“孩奴”一词引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思考:生儿育女难道真的会让人沦为“孩奴”?孩子是否成为继房子、车子之后,都市生活中又一个不能承受之重?   “孩奴”一词兴盛于网络,仅百度搜索到的“孩奴”相关网页就达34万之多,而百度对该词语的解释为:“孩奴”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作为4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哈尔滨市民
关键词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国家治理,文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11-09   2017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从2019年9月起,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开始在部分省市正式投入使用。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铸魂工程,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努力吃透其编写思想和设计意图,在教学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并同与会的专家就大赛赛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赛所反映出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定位、设计、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笔者又组织了省内沿江六县市的同题异构活动,六位教师围绕新授课《三国鼎立》各展所长,可圈可点处颇多,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旨在依托《三国鼎立》的教学实例,从听课的角度,尝试着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并求教于大家。  
父亲在大学里是有名的才子,大四时因为突然患上肺结核病,只好办理休学手续回到贫困的老家疗养。养病期间,父亲不但帮助我祖母在家前屋后种了许多白菜,而且继续孜孜不倦读书,写下了许多激情澎湃的诗歌,这些诗歌后来被我伯父带到教书的学校广为传播,顿时倾倒了我的母亲。  经我伯父牵线认识后,父亲和母亲确立了恋爱关系。因为担心肺结核病会传染,父亲一直坚持两人不见面,但他每个星期都会委托周日返校的伯父带一叠诗卷和1
我的衣帽间,多亏了当时的灵机一动。房子刚买下那会儿,老公就在为靠近主卧的那一U型墙房间发愁。我却不以为意,U型房间足够宽敞,10来平米的面积,当个杂物间总可以吧。请来设计师,我改了主意,如果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能一下找到当天想穿的衣服,那才叫有趣呢。于是乎,杂物间迅速Pass,衣帽间才是我想要的!  如今,每个匆匆的早上,当我在衣帽间内,取衣、穿衣、化妆、照镜,轻轻松松,“一站”搞定时,心里就想,
“操心”的价格  爬山、露营、野炊、攀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户外运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是户外运动资深爱好者,那么做领队是不错的兼职选择。比如自驾去西藏、徒步穿越无人区这样“高难度”的项目,做领队每日能赚到300~400元的费用。户外运动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有经验的“驴友”可以自荐成为“主心骨”。综合天气、景点特色规划路线,列出详细的装备单,联系交通、住宿,统筹活动,做好急救措施,无论
乐而不贪  有三个年轻人在探讨着关于满足感的话题,由于观点不同,激烈地辩论着,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你们吵什么呢?”他问。  第一个站了起来,说:“我这个人什么都喜欢,看见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努力去得到。按理说,我这应该算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了,可我每天四处奔波,却依然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得到,我为此又累又烦恼,觉得生活没有乐趣可言。”  第二个说:“我和他不一样,我只去追求那些自己喜欢的。一开始我
怎样上好一堂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倡导教育要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今,作为一个有着36年教龄的老教师,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可谓感慨万分。  2019年3月25日至4月4日,整整两个星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的张江、紫竹两个校区,联合举办了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大赛,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宗旨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二附中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