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获得性肌无力1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肌电图和肌肉病理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ICUAW的发生情况,选择20例肌肉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肌电图及肱二头肌肌肉病理活检与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记录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预后。

结果

10例肌电图检查患者中1例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改变,1例确诊为危重病性肌病(CIM)患者肌电图无异常,4例CIM患者表现为肌源性损害,4例CIM患者合并神经源性损害〔即危重病性多神经肌病(CIPMN)〕。17例ICUAW患者肌肉活检均显示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其中9例存在肌细胞坏死;2例患者肌肉活检证实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病导致的肌无力与呼吸衰竭,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肌肉活检无异常。5例患者电镜超微结构显示肌小节结构严重损伤与破坏、线粒体几乎消失。17例ICUAW患者机械通气时间(38.3 d±31.7),ICU住院时间(60.5±36.4) d,总住院时间(70.5±38.8) d;4例患者死亡。

结论

肌电图有助于鉴别CIM与神经系统疾病;而肌肉活检有助于发现少见病因导致的肌无力,重症患者以坏死性肌病为主,多合并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损伤,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3日至10月31日广州地区登革热暴发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临床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预后,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58例登革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56±20)岁,≥60岁者79例(占50.00%),男性94例(占59.49%)。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