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恩施市常住居民死因监测及减寿分析

来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恩施市常住居民的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评估不同疾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疾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8年恩施市常住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潜在减寿率(AYLL)、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描述死因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 2013—2018年恩施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679.4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615.02/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合计占总死亡人数的91.2%.分析期望寿命发现,当地居民2013—2018年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8.02岁,且男性(75.57岁)低于女性(80.78岁).减寿分析发现恩施市2013—2018年各类疾病导致的PYLL为171620人年,SPYLL为171284.62人年,AYLL为15.03年/人.其中,减寿顺位前5位分别是伤害、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2013—2018年恩施市居民死亡率水平较高,年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和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导致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作为日后防控工作的重点.同时,男性居民的死亡水平和减寿指标均高于女性,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缩小男女之间的差距,提高人群整体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正>GB 16780—2007《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标准")自2008年6月1日实施以来,成为能源管理执法监察部门执法和评价水泥企业用能状况的重要依据,对我国水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