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特殊音乐教育在自闭症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筝有着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起进入专业化发展,自70年代起逐渐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如今,已成为了一门有着较高发展水平的艺术学科,但在部分教学领域(如特殊音乐教育领域)并未涉及。在特殊音乐教育领域建立一个系统、规范、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帮助特殊群体,也为古筝音乐功能领域的拓宽提供理论依据。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国际使用“自闭症障碍谱系”作为统一名称,简称“ASD”),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展障碍,多源于儿童早期。表现在社交、情绪、语言、运动、行为、感觉、思考认知等单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发展异常,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为其三大核心缺陷。作为我国最大的精神类残疾群体,其治疗尚无特效药,教育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音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等是近年来国内使用较多的几种干预方法①。其中,音乐疗法更多的是让儿童操作较简易的打击乐器(如沙锤、铃鼓等),钢琴等键盘乐器较多作为伴奏乐器仅供儿童聆听,对自闭症儿童乐器演奏的教学法研究实为空白。目前对其研究仅局限于对个案进行描述,对团体研究的被试数量、研究时间、研究方式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有待提高。
   古筝对自闭症的特殊音乐教育应顺应自闭症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培养一技之长②,通过使用个性化的古筝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自闭症儿童乐器演奏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同时用音乐来达到提高自闭症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非音乐目的,涵育儿童内心幸福感。
  一、选择古筝作为自闭症教育手段的依据
  (一)乐器特性
   首先,古筝整体音色纯正中庸,不燥不闷。具体来说,高音区音色明亮清脆;中音区音色柔美纯净;低音区音色低沉厚实。同时古筝整体音量居中,对听觉敏感的自闭症儿童不具有刺激性。据教学观察,80%的自闭症儿童对古筝的声音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和喜爱,20%的自闭症儿童虽没有明显表现出兴趣,但并不排斥。约25%的自闭症儿童有明确的语言表示具体喜欢某个音区的声音或能形容出古筝的声音。其次,古筝为弹拨乐器,其拨弦的弹奏方式使手指与琴弦之间由于手指发力而产生相互的阻力,这种触觉上的直接挤压感满足了自闭症儿童感觉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其情绪得到满足和舒展。再次,古筝的发声原理大体为:手指拨弹琴弦引发琴弦的振动,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传导到面板及木制共鸣箱,共鸣箱内引起的空气及板体的振动使声音扩大,最后声音从底板的音孔传出。许多自闭症儿童通过一手拨弦——看到琴弦的振动——另一手触摸共鸣箱感受到振动——最后听到声音,几乎能直接感受到整个发声过程。他们很多时候在聚精会神的体验这个物理过程,因此能对这件乐器产生极大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是教学目的,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范读;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语气和语调;读思结合。希望大家重视朗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技巧;读思结合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你会惊讶地发现:六个单元中,有五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都提到了朗读,第一单元:“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第二单元
摘要:面对一个新句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新句型呈现给学生看,教会学生之后,然后让学生看图或用实物进行操练,这样练习的目标非常明确,练习的效果直接明了。但长期这样的操练,简单呆板,学生会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相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并操练句型,将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句型;操练;兴趣    一、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上采用态势语教学是极有现实意义,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既增加了小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又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关键词:态势教学 任务型教学 学生 兴趣    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采用态势语教学是极有现实意义的。态势语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伴随有表情、眼神、手势、动作
摘要: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必须向终身体育教育转轨。终身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激发体育锻炼动机,加强意志品质、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展开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我们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必须根据课文语境,灵活多变地设计词语教学,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让词语教学焕发光彩,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可见阅读与词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为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供了途径,在阅读中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
16年5月6日晚,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出的“国风回响”之音乐会版《印象·又见国乐》亮相国家大剧院。本场演出的曲目源自中央民族乐团于2013年和2015年先后出品的《印象·国乐》和《又见国乐》两场民族乐剧的部分代表性曲目,如《丝绸之路》《春江花月夜》《楚汉之战》《二泉映月》《信天游随想》《黄河》等,返场曲目为《鸿雁》和《沂蒙山小调》。虽然与前两场“乐剧”相比,舞台呈现方式有所简化,但音乐会两次返场演出结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和比赛指导经验提出了任务驱动式实验、分组式教学、网络化学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数学建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任务驱动;分组式教学;网络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诸多对课程不宜的想法和意识使得许多学生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这门课程。  关键字:政治课教学;心得;反思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知识,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将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觉
摘要: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人们忽略了城市建设中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建筑形式上达到了一个高度雷同的时代,建筑形式的问题日渐突出。怎样对待现有存在的大量古民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古民居有少部分被围起来做“标本”的,可离民众的距离很远,大部分散落在民间的古民居大多数仍处在使用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
译者引言 作为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派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名字早已载入史册。他为钢琴而作的《升c小调前奏曲》也已成为经典。这篇译文是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以文字的形式对这部作品写作背景以及音乐内容的诠释。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爱国音乐家,和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一样,因其出身于贵族家庭,在20世纪初苏联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无法理解十月革命,所以选择了逃避,于1918年流亡至美国。苏联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