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竞争力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莞市多所中等职业学校自2007年秋季开始使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含必修、选修、专业英语)系列教材,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这几年,我市中职学校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Ⅰ级、Ⅱ级)的合格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合格率,高职高考的录取率也在全省名列前茅,许多用人单位对我市中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都表示赞赏。东莞市中职毕业生也因为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语用能力,在就业、择业竞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套新编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系列教材符合中职英语教学的规律,取材适中,教学适度,注重应用。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并根据“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合理地调整了学习起点,承认学生的差异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大了听、说训练的比重,创设了交际应用的教学情景,增加了与日常生活、就业上岗紧密结合的教学题材,拓宽了学生语言知识的视野。
  2.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取材自然真实,思想健康,生动有趣。每单元的主题鲜明,选取的话题为广大学生所熟悉,易于学生沟通交流。
  3.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了系统的安排,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结合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的特点,每单元的语言教学目标都明确提出本单元的重点,有助于教师研究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和选取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学生明确目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本教材坚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理念。教材结构上注意梯度安排,加强了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在练习形式和操作方法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
  5.教材还体现了跨文化教育思想。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视野,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有利于中职学生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有这样一套好教材,如何用好、用活它?我市中职学校教师在使用本套教材时,积累了不少成功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上,教师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英语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
  在日常教学中,我市中职学校教师还注重培养师生的和谐关系。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学,如分排、行练习,两人小组练习,要辅之于各种手势,并在教学不同环节起不同主导作用。讲教学内容时,可扮演演讲者;在进行语言操练时,又是一个组织和指挥者;在复习巩固练习时,又是一个好帮手。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开口,不仅答问,还主动发问,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我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在使用本套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时,重视基础性和拓展性的教学,根据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取向,做到广泛使用“必修”教材,鼓励使用“选修”教材,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专业英语”教材,用好、用活本系列教材,努力探索中职英语教学新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中提高了竞争力。
其他文献
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把握市场经济脉搏,服务社会经济,坚持联合办学,推进素质教育,打造新一代蓝领”的办学思想,以“创办品牌职业技术学校,创一流校园,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培养合格的生产第一线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校自创办以来,紧紧围绕质量与特色两大主题,现已形成学校发展、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良好态势,成为培育新一代蓝
政策    为职业教育出实招、硬招、新招    1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上作了题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讲话,强调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国要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被誉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内容最为全面、涵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征求意见最为广泛的教育规划纲要,被认为是“指
摘要:隨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核心素养下升华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一、阅读的含义  阅读是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评价、吸收的复杂过程,是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与精神食粮。对初中生而言,语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学
摘要:本文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明确提出任务驱动法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培养、技能实训的现实意义,并着重论述了中职学校在《VB程序设计》中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和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VB程序设计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
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集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其融合科学知识和说明要领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概括说明文内容的方法,分析内在逻辑,细心品味精彩生动的语句,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所学内容适当展开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让学生领会文中所传授的知识之外,还应体现出它的语文味,不能将说明文上成品德课、科学课。下面就以统编本六年级上册《只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从读者的视角展开思考,这是一种典型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举措。 “读者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点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发展规律,通过积极探索以及精心设计,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一、借助写前指导,萌发“读者意识”  在指导学生开始习作之前,首先应使学生明确这篇习作是写
互动,即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话,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谈话。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既能张扬个性和人性,又能昭示民主和平等,更能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如何在互动对话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在质疑的对话中凸显  关于学生的质疑,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材和教师是绝对权威,教材上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随文练笔非常重视,有的甚至是每节课必练,为了寻找练笔点,挖空心思,煞费苦心,可其效果不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未随之得到提升。究其原因,教师在选择随文练笔的训练点上过于狭隘。教师要以随文练笔为平台,提升学生的能力,就应不断创新随文练笔的形式,从整体感知、细读感悟以及延伸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随文练笔的效果。  一、整体感知类练笔,重在概括大意  阅
妈妈的爱无微不至,随时都萦绕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如果这份爱仅仅停留在让孩子获取、依赖妈妈对自己的照顾,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会习以为常、不再珍惜。因此,妈妈不仅要展现出自己对孩子的爱,也要让孩子懂得回馈妈妈的爱、用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教育孩子爱妈妈不仅能更紧密地维系妈妈与孩子的情感,更能让孩子从互动中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将对妈妈的爱扩展为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虽然3岁的孩子年龄小,我们很难用抽象的言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根植传统文化开展教学,从文化视角探寻汉字秘密,借助文化魅力丰富阅读体验,融入文化元素进行语文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启蒙教育,让学生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传统文化意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