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特色课程在节庆活动中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教师、家长和社会都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发展的领路人,幼儿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
  关键词 活动开发幼儿课程实施策略理念宗旨
  
  《幼儿园节庆活动的园本化特色课程研究》是我园的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课题的进程是身为研究者的教师的成长,是幼儿在节日文化浸润中的成长,是每个创造和参与“多彩节日”的人的成长。我们在奔跑中寻找着路径,调整着步伐。紧紧围绕孩子“生命成长”的主线,以“节庆课程”为载体,让孩子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践,来感知生命的成长。在共同的解读与碰撞中,产生了一个个具有“鲜活的…‘‘情境化的…‘富有个性的”主题活动,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节庆园本特色课程。它是我园全体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集中地表达出对幼儿教育基本理念的认识、理解与主张。
  
  一、节庆活动园本特色课程主题的选择研究
  
  1.贴近幼儿生活,合理筛选节日。一年中的节日有很多,有季节性的,如春节、元旦、中秋等;有历史性的,如五一、六一、十一等;有文化性的,如端午节、重阳节等。但这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大多成人化色彩较浓,离儿童生活较远,如果直接取来作为孩子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我们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对传统节日进行儿童化改造,使节庆活动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主题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参与需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参与性。
  
  2.正确把握内涵,提升主题价值。节庆主题的选择,关键在于把握其内涵,并使这些内涵得到提升,使之与儿童的成长、教育的价值取向接轨,使孩子乐于接受、获得经验。我们以各节日最具代表性、最被人们所熟知的特色为切入点,剖析其中蕴含的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加以提炼、概括。
  
  二、节庆活动园本特色课程设计的全程研究
  
  课程的建构应满足每个幼儿发展与学习的需求,应与幼儿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不断推敲、研究后,我们对我园的课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幼儿园“节庆活动的课程研究”就是以幼儿生命成长为主线,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园本化”节庆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体验性、个性化和社会化均衡发展的园本化课程研究,旨在关注幼儿的生命成长与体验,让幼儿从小懂得感恩,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关心别人,学会与人交往,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特质,达成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文明、乐学、自主、爱心和责任感”。
  
  1.课程目标适合本园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我们在确定“节庆课程”目标时,一般是以年级组为课题研究小组,贯彻《纲要》精神,分析各年龄段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制定适合幼儿的课程目标。
  首先,在目标的定位上,教师考虑以实现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体现课程重点和价值取向,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我们多使用“体验…‘接触…‘发现…‘感受…‘尝试…‘兴趣”等词汇,以突出蕴含在课程背后的關注幼儿情感、态度、习惯和个性等方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其次,由于每一个节日主题是由多个活动组成的,我们在设计目标时}i土充分体现各方面的要求,充分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同时,我们还注重目标的启蒙性,不追求过高的目标,在每一个节庆主题课程结束后,我们都会组织老师进行反思,及时调整目标,使课程目标更加合理。
  
  2.课程实施
  体现本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我们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指导者、分享者,带领孩子走向自然,走上社会,以小组的、个别的、全园的、亲子的以及社会性实践活动,让孩子在节日主题活动中感知经验、学习知识,从而进一步优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3.课程评价—彰显家园幼三方的真实感受与体验。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更好促进孩子发展、完善课程的过程。新纲要明确指出了评价的三大功能:①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②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③促进课程的发展。而细细研读现代评价理论,我们发现:评价应该是教师、儿童、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因此,我们实行教师、儿童、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对节庆课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定。
  主动参与,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这是我园进行节庆活动的园本化特色课程研究的最终目标。我相信,随着岁月的流转与沉淀,我们节庆活动的精彩片段将留在春幼每一位教师、孩子和家长的脑海深处,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其他文献
2004年8月15-19日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办,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关系专题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鼻科同道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参与,同时还邀请了从事变态反应和呼吸内科专家做专题报告.会议共举办6次专题讲座,54个大会发言,会议交流文章38篇,共有150余位代表到会.现将此次大会的内容做简要介绍,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