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啄木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真行。把那家伙搞定了。那家伙反侦查意识超强,每次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而且逃跑路线选择荒郊野岭。
  是的。辖区最近发生的盗窃案,有三宗一直破不了。永福金店是第一宗,杂货店是第二宗,前天凌晨盗窃88号别墅里的钻石是第三宗。
  都是那家伙干的!?
  整整一天一夜,通过分析监控视频中作案人员的体型、衣着、步态,确定是同一人。
  就这么个简单的结论,还费那么大功夫。凭直觉,我就能断定是那家伙。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用心去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是白费功夫。除了这个结论,我还得到一个重大发现:那家伙在耍我们。
  这不明摆着?每次我们都破不了案。
  我指的不是这个。你看正后方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两肘外露,上臂外倾四十五度,左肘外伸又缩回,随即右肘外伸又缩回,然后两上臂内收。在一帧一帧慢慢回放监控视频的时候,我对他取钻石前几秒的这个动作产生了怀疑。
  你的意思是?
  那家伙故意摘掉手套,留下指印。
  为什么要这样做?
  多次成功作案,故意留点儿“把柄”耍我们。
  有这种可能。那家伙确实很嚣张,作完案还对着监控探头打着“V”的手势扬长而去。一看见那监控画面,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模拟实验结果倾向于我的推断。
  嗯——也就是说,那家伙在现场留下了指印。提取到了?
  很遗憾,没有。
  白忙乎。
  不。用心去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是白费功夫。
  请用事实说话。
  我想,钻石盒外表包裹了一层丝绸,那家伙一定是故意在盒面留下指印,因为他十分清楚,丝织物上的指印难以发现和提取。正如那家伙所料,我们没能提取到指印。
  然后呢?还不死心?
  我坚信我的推断。昨晚,我和我爱人在公园散步,一阵风吹来,把她的丝巾吹飞了,我赶紧上前将丝巾撩回来。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落地前,丝巾上的一小块斑痕被树下射灯的蓝色光束照得特别明显。要知道,那可是多年前果汁污渍留下的、已经洗净但肉眼根本看不出来的陈旧斑痕。
  哦,真是奇妙。是光发挥了作用?
  对。光。蓝色的光。我立即回到实验室,取下钻石盒上的丝织物,把光束调到最小,仔细查看,结果,一枚指印也没找到。
  又是白忙乎!
  不。当我把光束直径调到最大,一块边界线很淡的斑迹显现出来,比洇在宣纸上的水滴风干后的斑迹还淡。
  是那家伙留下的汗滴?口水?
  不是。当我再次造访了九十高龄的钟太太——这颗钻石的主人,她又回忆起了一些“美好的时光”:我和丈夫年轻时都很喜欢搞些“恶作剧”,让平庸的生活有滋有味。但他总是输,落得狼狈不堪。为了“报复”我,他特意送给我一颗钻石,叫人在盒子上安装了一个隐形按钮,只要一触碰,就会喷出微量的挥发性液体,辣得眼泪直流。尽管做得很隐蔽,可还是被我识破了。他十分失望。至死,他也不知道安装师是我前男友……我们互相捉弄,无比开心。
  这么说,那家伙触碰到了按钮,被辣出了眼泪?刚才说的那个动作,是在擦眼睛,而不是摘手套?
  现在看来,应该是这样。
  然后,你想从泪痕方面突破?可是,你是知道的,泪痕目前没有任何检验价值。
  当然知道,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明知前面没路,还要往前走?
  走了,就有路。不是吗?在苦思冥想之际,一宗故意伤人案进入了我的视线。
  上午发生的那宗?说是在酒吧门口,一名中年男子酒后与人争乘一辆出租车而发生口角,被人持刀重度砍伤,却在警察到达现场前快速消失了。
  可那个时间段,没有一家医院收治过这样一名刀伤病人。我当即断定,那名男子的身份有问题。于是,我请抓捕小组务必找到该名受害男子。全员出动,很快,在东街7巷一栋老旧石屋的一家私人诊室里找到了。
  可你有什么辦法能证实是同一人?
  一个简单的试验。我让抓捕队员使用少量催泪喷剂,获取了一截有该男子泪痕的绷带。然后,对丝织物和绷带上的泪痕进行化学成分检验,相似度高达999%。
  据此认定是同一人?
  不,我不敢草率下结论。但这份检验报告帮了我们大忙。那家伙一开始油盐不进、金口难开,但一见到检验报告,知道我们已经注意到钻石盒上的泪痕,并且进行了检验比对,便一五一十供述了偷盗金店、杂货店和别墅钻石的经过。
  佩服佩服!但遗憾的是,我出差了,没能亲眼看见那家伙栽在你手里。
  哦,请别这样说。他不是栽在我手里的,是公园的那一束光。
  不。是你心中那束坚定执着的信念之光。
其他文献
受访专家  周尚昆  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主任。师从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研究员,现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唐由之名老中医工作室望京医院”分站负责人。  成功完成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类眼科手术5万余例,擅长复杂性白内障、青光眼等的手术治疗及葡萄膜炎、干眼症、眼底出血性、萎缩性、变性类疾病及黄斑部疾病的中药及针灸治疗。  眼睛不仅是人的视觉器官,还是人与外界沟
期刊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于1926年在兔和豚鼠中首次发现。李斯特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确认为是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并于十年后被发现可通过食物进行传播。虽然李斯特菌每年的感染数量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全球估计约有23150人感染),但感染的死亡率却非常的高(20-30%)。摄入高度污染的食物后(大约10~9细菌),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轻微或严重的肠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系统生物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对生物样本中的低分子量代谢物进行系统鉴定,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生理病理进程机制的研究。代谢组学可以同时检测生物流体、细胞和组织中的数千个代谢物,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但是,代谢组学研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包括(1)由于实验成本高、实验资源有限等原因,很多代谢组学研究的样本量一般在几十或几百的数量级。样本量小和样本的代表性不足,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导致筛选的差异代谢物不稳定或者分类能力差。(2)归一
传统的化疗,通常是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或早期癌症手术的辅助方法,由于化疗药物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全身毒性。但是化疗的结果往往受到安全剂量的限制,导致肿瘤部位药物浓度不足;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耐药性,从而进一步妨碍整体疗效。因此,提高特异性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优化低耐受剂量的治疗效果迫在眉睫。临床上联合化疗和热疗手段提高疗效的同时利用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
沸石分子筛具有结晶化的骨架结构和规整的微孔孔道,在吸附、催化和离子交换等领域都备受关注。在众多沸石结构中,八元环小孔沸石ZK-5(KFI型)的窗口尺寸约为0.39*0.39 nm,十分接近小分子气体CH_4(0.38nm)、N_2(0.36 nm)、O_2(0.35 nm)以及CO_2(0.33 nm)的动力学直径,通过适当的孔径调变,预示其具有明显的尺寸筛分优势,在CO_2/CH_4、CO_2/
受访专家  张立山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性
期刊
受访专家  张立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分会理事。承担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4项,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4项。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Medline论文2篇,参编专著5部。  擅长软组织损伤康复、骨科疾病围手术期
期刊
受访专家  辛随成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瘫痪、头痛、耳鸣、面瘫等;肿瘤,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骨科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脉管炎等;肾病,如慢性肾病的血尿、蛋白尿等;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荨麻疹、湿疹、哮喘等;亚健康状态,
期刊
火起得悄無声息。  等孩子们从午休的梦里惊醒,大火已经封住了教室的出口,这仅有的一条逃生通道,关上了。  惊慌、哭喊,孩子们的吵闹声乱成一团。她拿起孩子的午休被,淋上水,盖住自己的半个身子,像老母鸡护崽一样,左右各夹起一个孩子,开始绝望地突围。  没人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在这场熊熊大火中,她凭借一己之力,进进出出十余趟,将二十多个孩子全部救了出来,就是后来赶到的消防员都惊叹不已。但最终,付出的代价
期刊
奎县在文化中心举办干部职工书画展,三天过后,来看展览的人日渐稀少。突然,文化中心的张主任接到了县政府办通知,说明天副县长常膺耀要来参观。张主任很高兴,开幕式上县里倒是来了几位领导,但那纯粹是走形式,讲几句话就走了。常副县长这会儿来,看得出他对展览是关心和重视的。张主任特意召开会议,布置好明天的工作,又亲自通知参展的几位知名书画家能来的尽量来。县公安局看守所的民警陶来也接到了通知。不是陶来知名,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