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营企业基于安全意识的企业文化构建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山西安全生产与监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06%和4.65%。其中:各类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00%和53.33%;建筑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25%和8.00%;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67%和1.84%。全省各类生产经营性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76%和27.63%。总体而言,各类行业的伤亡比例同比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家、山西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相对国营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也存在欠缺,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构建强调安全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以安全意识的培育为基点,论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亦有民族性、多样性的特点。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由于每一个组织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产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特殊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造就了每个企业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组织作为一个社会集合体,而组织中的文化即是组织中的活动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且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1)企业文化的独特显现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每个企业独特的发展历程促成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同类型企业由于发展背景不同,其形成的企业文化也独具一格。企业文化也成为辨别企业的重要标志。(2)企业文化的凝聚整合功能。企业文化彰显着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和理念,员工较强的文化认同感使得员工紧密围绕企业文化行事。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凝聚功能与企业用规章制度或以文字形式表达的规定不同,它是一种软约束力,通过价值观的渗透作用和内化,成为员工自发的自我调控机制,一定程度上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意识及行为。(3)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在标志,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认同促进企业文化持续发展。成功的企业有其标志性的文化特征,员工以可以融入这样的文化为荣,对员工有很强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二、基于调查的山西民营企业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文章针对山西民营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状况做了调查,受调查的对象女性占45.31%,男性占54.69%。高中以上学历占79.69%,工龄4年以上的占71.88%,年龄24-45岁占82.81%。
  1.根据调查得知,基层员工对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比较了解占81.25%,不了解的约占18.75%。对于保障安全生产的劳保用品而言,企业按时按标准发放占21.88%,有78.12%的受调查者所在企业在劳保用品的发放时间和标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外部装备的不全面成为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民营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劳保用品发放以后,员工是否能够准确的使用呢?从调查得知,按规按需使用劳保用品占调查对象的39.06%,即60.94%的员工从认识上存在不重视劳保用品使用的情况。
  2.从调查统计的结果(图1)可以看出,在员工所接受的各方面培训上,生产安全的培训所占的比例最高,表明民营企业已较为重视安全生产操作。受调查的民营基层员工对于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比较明确,占总人数的87.50%。
  3.对所得数据的分析。从以上的调查所得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员工对规章制度以及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都比较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也相对比较重视。但为何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呢?归结为基层员工执行力度不够,企业没有形成人人讲安全的企业氛围和文化。强调安全的企业文化缺失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主观上未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无视单位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安全职责,但相关安全条例自身执行不足等方面。甚至部分管理者也抱有侥幸的心理,不重视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与监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大于一切”等标语在各单位随处可见,标语很响亮,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把生产、效益、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安全的企业文化缺失成为民营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之一,因此在民营企业构建以安全意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三、构建以安全意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企业要做好安全工作,安全意识和理念培育尤为重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是关键,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做好企业安全工作,从内因入手,形成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和落实机制。
  1.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的常态化,纳入员工培训体系。企业从员工入职日起,就应将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纳入常态化的轨道,对员工进行制度化安全知识的培训、定期化安全知识的考核。全体员工形成时刻讲安全的氛围,并成为所有企业的共同构成部分。加大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各类型安全活动,使全体员工将抓安全作为一种本能,深入员工的意识,甚至成为一种潜意识,成为企业培训的固有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将安全问题作为生产活动执行的前提。
  2.树立预防为主的企业安全价值观和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其独有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价值观和精神贯穿其中,融入企业的宗旨和愿景。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价值观和精神,将有助于将安全观念渗透进企业经营的每个细节和环节。细致、全面的提前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节约安全问题带来的人员安全成本及机会成本,以安全生产赢得利益。
  3.以安全为首要抓手,打破现存的固有观念。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表现些许的根深蒂固性。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有凝聚整合导向的功能,更要落实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基业长青方面。但部分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安全问题忽视或意识淡薄的状况与企业文化所追求的基业长青背道而驰。因此,企业要想赢得永续经营,必须改变其固有的观念。以安全为切入点,改革规章制度、改变考核机制,将安全作为员工考核的首要指标,如将安全生产作为员工获得奖励的独立性指标列入企业人事考核项目内。改变过去将效益作为首要考核指标的方式,以企业全体员工形成事事以安全为前提作为打破固有观念的标志。打破固有的文化观念是企业精神层面的变革,需遵循解冻—变革—冻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需身体力行,切实落实安全指标,从上而下进行解冻,从下而上進行冻结,将安全真正落实在企业实际经营中。
  4.构造意识为先、重在落实的指挥监督链。打破固有的“纸上谈安全”的模式后,员工的安全意识必然会极大改善,但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必须将内隐的意识落实在外显的行为中。企业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及有创造才干的管理者,将重新设定的安全意识纳入企业精神,形成从上到下,层层相连的安全意识链。管理层的领导和指挥以安全前提,将安全落实在具体工作任务安排中并进行监督,形成安全工作由上及下的指挥监督链。[基金项目: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4年度安全生产科技计划项目“山西省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现状及其培育研究(1403)” 之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角蛋白19(Keratin 19)表达与鼻咽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2例鼻咽癌、17例淋巴结转移鼻咽癌和16例慢性鼻炎标本中角蛋白1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抓计划生育就是抓发展,要推动“十二五”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统筹考虑,作为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广大计划生育基层干部是我国计划生育一系列方针政策能否贯彻实施的决定因素。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计划生育基层干部的素质,是搞好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计划生育工作是关系到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深入到了社会生产领域、商业活动领域,以及人类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极大的影响了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对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社会发展;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的普及,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 estern b lot法检测surviv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ERK1/2的表达;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驱动电压低、主动发光等优势,在平板显示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产品的研发状况,并展望了OLED的商业前景.
南通工贸技工学校校办厂,1999年承接了一家建筑单位需要的管螺栓接头(如图1所示),批量较大,厂领导要求我想出办法,既快又好在短时间内拿出产品,供应建筑单位,从而为自己单位创出效益。  如果在普通车床上,用半自动定心卡盘加工装卸工件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车削内锥要调整小拖板,不好自动走刀,到加工内锥螺纹时,无法加工,就必须要调整机床主轴与中心线的角度才好加工,这样要加工一只工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