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以下简称良乡二中)创建于1975年,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生2300多人,在职教职员工204人,是目前房山区规模最大的普通初级中学。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和质量提高两大主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创优质学校,育优秀人才”的办学目标、“德育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和“抓机遇求发展,抓观念强素质,抓科研保质量”的办学策略,坚持中心工作不动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自2000年以来,学校中考成绩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连年出现中考状元、高分群体和多个单科状元。
在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也与时俱进,一方面学校筹措巨额资金着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先后建立了三部专业化的计算机房、一部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部多功能厅,分期分批为每个教学班都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方面从营造舆论环境、优化应用环境、开发人文环境着手,构建出一种运作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有力地保障了各种信息技术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良乡二中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在各项教学与管理中增加信息技术权重,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被房山区教育信息中心评为房山区教育信息技术先进单位。
良乡二中领导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为确保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校委会决定于2004年成立校信息中心来承担信息化建设任务。信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信息中心一经成立,全体成员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承担起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担,努力落实校领导规划的学校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蓝图。信息中心根据学校要求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实施着。2004年为满足学生的上机需要,信息中心改造了学生用机房一部,建设了新机房一部,实现了每人一机,彻底改变了学生信息技术课三个人用一台电脑的紧迫局面。2005年信息中心为初一年级各班建设了学校第一批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逐渐走出来开始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转变。2006年学校继续为初二年级安装了17部多媒体设备。学生明显感觉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堂结构发生了转变,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原来枯燥的知识口述变成了生动的动画演示。抽象的模型变成立体的可见的虚拟实体,教学效果明显。2007年学校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仅为初三年级各班还为专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得所有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学生无论在哪个教室上课都能处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当中。
在五年规划中硬件建设在前,紧随其后的是软件建设。因此培训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信息中心在每次大的硬件建设后都紧锣密鼓地安排了针对教师和电教课代表的使用培训,使多媒体的效益得以酣畅淋漓的发挥。至此我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根据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为加快班与班之间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中心2007年4月改扩建了校园网,增加了网络设备,为新建综合楼和教学楼进行了综合布线,加装了信息点。我校信息点已达到300多个,现在可以在每哪个教室、办公室都能上网,使教师足不出户,方便的从网上搜索教学资源、传递文件。校园网的开通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课改理念提供了又一便捷的途径。
为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信息中心建设了专门为教师服务的网站,并申请了域名,在网站上集成了软件库,课件库,素材库,论文库等等;而且定时为教师发放北京教育资源卡并培训其使用。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线购买全国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师对资源的需求。由于北京教育资源网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我校安永昌等多名教师在资源网应用中获得市级奖励,其中有部分教师被北京市信息中心聘请为北京教育资源网版主。良乡二中校园网站在第二届“校园风采”网站展示活动中被区信息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荣获突出表现奖。另外良乡二中为各班安装了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使校领导能够全局性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网络监控系统也为校园安全提供了保障、成为学校安全保障计防之一。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校信息中心已经形成了严格的管理体系。为保障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信息中心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业难,守业更难,白天学生上课,中午晚上进行维护。四部网络机房和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转,树立了我校电化教育的崭新形象。在管理上,信息中心负责全校所有计算机的配送和维修,现在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这样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辅助教学。至今我校已拥有计算机320台,在设备的维护方面信息中心寻找很多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经过信息中心的集体研究、反复试验,改变了原有的维修方法,采用新的备份还原软件。这样维修一台电脑的时间由原来的四个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教师的等待时间。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非常重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和有意义的事件,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之后由信息中心对影像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归档。提供给其它处室使用。部分资料被编辑成教育素材,放在网站上供师生浏览,充实了网络资源,同时也对外宣传了学校,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良乡二中。随着信息化硬件建设的逐步到位,多媒体等设备的不断增多,管理也要紧跟其后。学校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如设备的管理、网络地址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网站的管理等等。力争做到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关注细节、有理有序。
为了使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校开通了网上办公系统,网上办公系统使得政令畅通,上传下达。更加方便了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很多好的基层建议被领导采纳,加快了学校的发展。学校不断加强CMIS系统的利用,确保了关系到学生中考与升学的CMIS数据准确无误,确保了学生卡的制作按期按质完成。这些数据为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共同进步,信息中心倾注全部热情组织人员利用节假日对教师进行了分批培训,从最简单的windows基础到较为复杂的flash动画制作,帮助教师制作课件,随时准备着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引领着老师一路走来,教师们操作计算机的兴趣与能力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方法得当,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取得了丰厚的业绩:一线教师撰写的多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在房山区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分别荣获区级奖励;在第六届房山区师生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奖;在信息化优秀工作者评比中,有一名网管教师荣获“十五”期间北京市信息化工作突出贡献奖。良乡二中在房山区师生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近几年全校教师的计算机整体水平在信息中心的带领下全线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我校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我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蒸蒸日上,为我校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创造了强劲的推动力。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和质量提高两大主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创优质学校,育优秀人才”的办学目标、“德育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和“抓机遇求发展,抓观念强素质,抓科研保质量”的办学策略,坚持中心工作不动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自2000年以来,学校中考成绩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连年出现中考状元、高分群体和多个单科状元。
在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也与时俱进,一方面学校筹措巨额资金着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先后建立了三部专业化的计算机房、一部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部多功能厅,分期分批为每个教学班都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方面从营造舆论环境、优化应用环境、开发人文环境着手,构建出一种运作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有力地保障了各种信息技术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良乡二中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在各项教学与管理中增加信息技术权重,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被房山区教育信息中心评为房山区教育信息技术先进单位。
良乡二中领导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为确保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校委会决定于2004年成立校信息中心来承担信息化建设任务。信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信息中心一经成立,全体成员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承担起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担,努力落实校领导规划的学校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蓝图。信息中心根据学校要求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实施着。2004年为满足学生的上机需要,信息中心改造了学生用机房一部,建设了新机房一部,实现了每人一机,彻底改变了学生信息技术课三个人用一台电脑的紧迫局面。2005年信息中心为初一年级各班建设了学校第一批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逐渐走出来开始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转变。2006年学校继续为初二年级安装了17部多媒体设备。学生明显感觉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堂结构发生了转变,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原来枯燥的知识口述变成了生动的动画演示。抽象的模型变成立体的可见的虚拟实体,教学效果明显。2007年学校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仅为初三年级各班还为专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得所有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学生无论在哪个教室上课都能处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当中。
在五年规划中硬件建设在前,紧随其后的是软件建设。因此培训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信息中心在每次大的硬件建设后都紧锣密鼓地安排了针对教师和电教课代表的使用培训,使多媒体的效益得以酣畅淋漓的发挥。至此我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根据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为加快班与班之间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中心2007年4月改扩建了校园网,增加了网络设备,为新建综合楼和教学楼进行了综合布线,加装了信息点。我校信息点已达到300多个,现在可以在每哪个教室、办公室都能上网,使教师足不出户,方便的从网上搜索教学资源、传递文件。校园网的开通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课改理念提供了又一便捷的途径。
为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信息中心建设了专门为教师服务的网站,并申请了域名,在网站上集成了软件库,课件库,素材库,论文库等等;而且定时为教师发放北京教育资源卡并培训其使用。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线购买全国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师对资源的需求。由于北京教育资源网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我校安永昌等多名教师在资源网应用中获得市级奖励,其中有部分教师被北京市信息中心聘请为北京教育资源网版主。良乡二中校园网站在第二届“校园风采”网站展示活动中被区信息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荣获突出表现奖。另外良乡二中为各班安装了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使校领导能够全局性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网络监控系统也为校园安全提供了保障、成为学校安全保障计防之一。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校信息中心已经形成了严格的管理体系。为保障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信息中心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业难,守业更难,白天学生上课,中午晚上进行维护。四部网络机房和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转,树立了我校电化教育的崭新形象。在管理上,信息中心负责全校所有计算机的配送和维修,现在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这样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辅助教学。至今我校已拥有计算机320台,在设备的维护方面信息中心寻找很多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经过信息中心的集体研究、反复试验,改变了原有的维修方法,采用新的备份还原软件。这样维修一台电脑的时间由原来的四个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教师的等待时间。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非常重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和有意义的事件,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之后由信息中心对影像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归档。提供给其它处室使用。部分资料被编辑成教育素材,放在网站上供师生浏览,充实了网络资源,同时也对外宣传了学校,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良乡二中。随着信息化硬件建设的逐步到位,多媒体等设备的不断增多,管理也要紧跟其后。学校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如设备的管理、网络地址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网站的管理等等。力争做到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关注细节、有理有序。
为了使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校开通了网上办公系统,网上办公系统使得政令畅通,上传下达。更加方便了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很多好的基层建议被领导采纳,加快了学校的发展。学校不断加强CMIS系统的利用,确保了关系到学生中考与升学的CMIS数据准确无误,确保了学生卡的制作按期按质完成。这些数据为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共同进步,信息中心倾注全部热情组织人员利用节假日对教师进行了分批培训,从最简单的windows基础到较为复杂的flash动画制作,帮助教师制作课件,随时准备着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引领着老师一路走来,教师们操作计算机的兴趣与能力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方法得当,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取得了丰厚的业绩:一线教师撰写的多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在房山区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分别荣获区级奖励;在第六届房山区师生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奖;在信息化优秀工作者评比中,有一名网管教师荣获“十五”期间北京市信息化工作突出贡献奖。良乡二中在房山区师生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近几年全校教师的计算机整体水平在信息中心的带领下全线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我校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我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蒸蒸日上,为我校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创造了强劲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