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来源 :商讯·公司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将表现得更为突出,极易引发区域性货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是,对商业银行而言,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概述;进而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再针对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策研究
  一、中国商业性银行引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RMsystem)的重要性
  (一)全面风险管理(ERM)有利于增强风险的控制、管理及抵御能力
  商业性的银行对风险实行全面管理,可增强商业性的银行本身监测风险、管控风险和御防风险的能力。第一步,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RM),商业银行会提高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相关损失。其次,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RM),银行可加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银行不仅能将风险分析相互关联,还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最后,全面风险管理(ERM)为商业性银行建立了全面、有效、科学的现代商业性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可以通过集中大量的风险单位,利用大数定律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频率与成本,从而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连续补充资本,提高商业性的银行本身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国商业性银行的全面竞争能力
  在华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15%。而中国商业性的银行非良性贷出资产余额1.27万亿元,非良性贷款比例1.67%,明显高于外资银行。由此可见,外国投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更加剧烈,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这些都决定了外国投资银行有着很强的竞争能力。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没有太大冲击,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营成效等已超越国际上先进的银行:这仅是因为我们国家商业性银行没有过多的金融领域衍生产品的交易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开放。
  (三)风险全面的管理有助于促进中国商业性的银行转型
  通过风险全面管理,商业性银行可以预测影响自身发展的危险因素,从而高效地控制风险,降低风险,进而提高效益。传统的商业银行只追求业务增长,不断扩大银行的规模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银行从传统的“重业务、轻风险”的模式转向平衡收益与风险的模式。传统的商业银行着重于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而在国际上大多数银行主要采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模型和其他方法来定量的分析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RM)有利于中国商业性银行向定量分析模式转型,同时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从分散的管理模式转向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
  二、中国商业性银行风险全面管理的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商业性银行对面临的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借鉴国际上先進商业银行的经验构建了一些风险防范和内控制度。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商业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程度与世界上先进的银行对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够成熟
  风险管理理念在商业性的银行风险管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商业性质银行管理风险开始的时间较为落后,相比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理念还不够成熟。一般而言,在管控风险工作中,中国商业银行多以管理信用型风险为主,以市场型风险、操作型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为辅。随着金融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型风险和操作型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在中国金融资产风险管理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中国商业性的银行在面对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上还缺乏相应的管控经历,还未形成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此外,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仍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差别化的理念,使银行可能增加新的风险,带来损失。
  (二)资本充足率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一方面,从2015年银监会年报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压力。从短期来看是达到银监会要求的,其原因是资产剥离的存在以及长期的高利差,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良好资本充足率并不可以持续稳定发展下去。从近几年我国信贷增长来看,信贷的增长速度持续升高,加以银监会的严格资本监管要求,致使我国商业性银行面临着一定的资本添加压力。另一方面,资本成本的增加使资本补充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银监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结合《巴塞尔协议Ⅲ》,对普通股权益进行了改革,将监管资本的重点定位为普通股。这一改革使得我国商业性银行在筹措资本时,更多的是发行普通股,进而加大了银行融资的成本。
  (三)风险管理组织和结构上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机制存在着缺陷,银行岗位之间、部门之间存在界限不明显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单独、直接管理风险部门,大多数中国商业性的银行管理风险工作较为分散,未能实行全面风险管理(ERM)工作,在各部门风险的管理中还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二是风险管理岗位和职责没有实现独立,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负责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业务,还要负责设计模型、设计信贷流程等业务:三是基层风险管理职能较为分散,中国商业银行的各地分行多数没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这一部门,还没有整合ERM职能,依旧停留在信用贷款一类的风险管理的程度。
  (四)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信息披露真切性和高效性是我国商业性质的银行在信息公开公示中存在的两大问题。首先,各大商业银行在公示资本充足率中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按照相关规定公示出银行的核心资本净额、资本充足率等,但是没有给出相关的计算标准以及方式。其次,我国商业性质的银行没有给出风险加权资产的相关信息,只给出风险比重资金净额及存在市场风险的资本金额的调整。最后,由于获取的风险管理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有限,致使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尚未形成。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政策、风险报告介绍的标准、风险评估等定性信息没有达到监管当局的规定。   三、针对中国商业性制银行风险全面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理念是平衡风险的前提,目前,“重视业务、轻看风险”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我国银行并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只有意识到ERM在业务上的必要性,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使中國商业性的银行的稳健进步。所以,需要要提倡全员学习风险全面管理的知识,将风险全面管理运用到银行运作的每一个岗位上,加强中国商业性制的银行在风险上的控制力度。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风险种类的不同相应的制订出有效的规章制度,使风险的防御意识渗透在银行的各个工作部门当中。
  (二)加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的稳定性
  首先,据《巴塞尔协议Ⅲ》,银监会应该增加最低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以此加强商业性银行的资本基础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其次,应该引入资本缓冲标准,资本缓冲可以使银行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减少一定的损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经营活动的顺周期性的特性:此外,资本缓冲与拨备率呈互补关系,在资产的风险发生增加时,资本缓冲也会有所增加,进而可以弥补拨备率的缺陷,增强商业性银行面对经济性周期波动的抵抗能力。最后,设置合理的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指标,中国商业性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合理的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指标,使得商业性的银行在达到监管指标的同时又能保证商业性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建立全面的管理风险的组织结构
  第一,集中风险的管理职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形,构建以管理风险为核心的组织,通过设立市场监管风险等检测机构将风险的管理职能集中于风险的管理岗位。第二,将风险的管理部门独立化,实行上层部门对各个下层人员的管理与考查,下层风险监控的人员对所管辖的区域执行风险监控政策。第三,为使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垂直化有效执行,银行还需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风险报告制,对银行的所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加大管理风险的力度,减小业务环节每一环节的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
  (四)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我国应该建立多层次、系统的信息披露制度,标准化信息披露制度,做到内容完整,信息准确及时。在协议中,需要强调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信息有用并且可靠。在标准上,在信息披露项目的划分和会计准则上要实现标准化,在各个地方的银行由于水平存在差异,其披露的标准可以有所改动。在内容上,要求资料完整,重点在财务报表的公示和会计附录信息的公示。信息的整体性要结合商业性的银行的资料保密性,在对商业性的银行专有资料可以不公示,一旦披露会增加其的竞争力,但是需要备注不披露的原因。
其他文献
将米渣清洗、过滤以除去液化液、糖液,再加水调至130Be,用石灰调为不同pH,在不同时间下进行水解,结果表明当pH为11.5,在蒸气压为0.1MPa条件下,经过3h水解后蛋白质含量最高,可
根据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线形部署、数据接收点多和气象监测信息双向传输的特点,提出基于定向扩散路由协议的双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实现了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的多点传输。经仿真测试,该路由协议实现简单、工作可靠稳定,能满足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双向传输的要求。
最近几年我们不断提到讲文明、树新风,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小抓好文明礼仪的教育非常关键,但不同于传统的文明礼仪。故探究将文明礼仪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德育模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中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出解决的对策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工程建设主体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物供单位等。我国电力建设施工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促进了电力建设的安
证券投资基金是证券市场及社会产业分工发展至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既是一种市场型间接融资方式,又是一种代理投资制度。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具有稳定资本市场并促进其发展的制度功
核心概念教学和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即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HPS)教学模式作为近年来的教学热点,已在西方国家的科学教育课堂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国内也已有部分学者和教师对核心概念教学和HPS教学分别展开过理论研究,但尚未有学者对HPS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进行过系统的实践研究。本次研究是在高中生物“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