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山有路“趣”为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试想一下: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的火花?又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导其志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以“爱”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在师爱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我们班里有个学习成绩很差、从不主动发言的同学,一天,当我提出问题后,我惊喜的发现他也举起了小手,我兴奋得马上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却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一些孩子开始讥笑他,他的小脸顿时涨得通红,低着头双手不安的扭着衣服。这时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老师现在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你能主动举手发言,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要紧张,请你先好好想想,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说出来,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我们也会表扬你的勇敢!”终于,他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里,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二、以“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因为它不仅具有教强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形体语言、课件、简笔画、故事表演等再现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快就陡然大增。如在教學《位置》一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孩子们很快就兴趣盎然地主动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以“论”促进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笔算除法》时,我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星期天,小熊家要来客人,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可以放几盘,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接着,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子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了除法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6”。“不对!应该商3余2”。班里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
  四、以“动”增进学习兴趣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创设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进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调查统计“我最喜欢的活动”;在学了《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年历;在教完《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文具拿出来,写上价格,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看谁会付钱……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增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以“悦”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便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这样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临下课几分钟我问学生:“这节课,你最得意的地方在哪里?你学会了什么本领?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孩子们发言特别积极:“我知道计算9 5可以把5凑成10,也可以把9凑成10。” “我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得到了表扬,我很高兴!” “我学会了从画面找准有用的信息。” “我学会了用数学。”“我学会了提问题。”……孩子们沉浸在欢乐之中,尽情地体验着成功的愉悦。
  在教学中创设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探索的空间让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喜悦,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和创造。
其他文献
【摘要】综述了概率论的起源、发展和應用。就如何用概率论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其他数学分支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获得了许多新颖、简便的解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数学教师除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之外,还应树立科学的数学观,理清数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一代新人。而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其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
期刊
网络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作者对网络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学的环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分析了网络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程在课时方面相对缩短,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删减,难度反而有所增加。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顾及每一个学生,课堂上
期刊
帕斯卡说:“数学研究的对象是这样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能使它变得稍微有趣些的机会。”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练习的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烦琐的死记硬背,基本上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还很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也呈现一派死气沉沉的现象,学生不爱发言,不爱动脑,学习完全成了被动。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生理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
期刊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概括和认知。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必须紧紧抓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这一重要环节。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感性的积累到理性的飞跃,才能形成一个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上的第一个误区  (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