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困境;对策;
   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5(A)—0028—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训练的主要阵地。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厌烦写作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阅读量少,词语贫乏,表达不到位。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随着学生课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整天沉浸在课本上、课堂里、题海中,很少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再加上部分中学生看电视剧多,打游戏机、上网聊天多,平时读书看报少,看文学名著就更少。因此,平时缺少积累词语的习惯,导致学生知识贫乏,书面表达不出来,白话连篇、词不达意。
  2. 缺乏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事物的观察缺乏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造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但现在的中学生其生活的方程式是:“吃饭-学习-睡觉”三点一线,非常平淡,再加上学生本身很少积极地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因此学生习作时总写不出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内容,往往捏造与臆造出缺乏生命的习作。
  3. 写作兴趣不浓,望文生畏。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少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老师鼓励少、批评多等原因使得学生对作文有害怕心理,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享受作文实践,久而久之,对作文的反感情绪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好作品也就很难了。
  4. 习作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作文时方法欠佳。学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是少之又少,因而一接到作文题就不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管作文切合题目与否。这样作文,不是错字满篇,就是语句不通,更不要谈什么立意谋篇、写作方法和技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读对写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平行发展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他们的文章往往也写得很精彩。读书少的人肯定不会写出好文章。中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和创造”。积累,是对作文材料的积累,包括生活经历积累,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而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就要借助阅读了。通过阅读学生学到了文章写作的规律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积累大量的词汇,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模仿借鉴,把别人佳作的技巧、语言、思路、手法、典型实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从而完成文章写作。当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摆脱模仿借鉴的拐杖,独立地进行创作。
  2.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解决,这比单纯地靠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得多。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其次要因人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一个小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习作素材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有一些学生写起作文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生编硬套。究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思考。鲁迅说:“要创作,第一必须观察。”只有储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才能挥洒自如。生活中处处有素材,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就一定会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RNA-seq技术检测犀角地黄汤干预后脓毒症大鼠脾脏组织基因的表达变化,从基因水平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45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
〔关键词〕 学生评语;赏识;赞许  〔中图分类号〕 G6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6(A)—0018—01    有一对夫妇总是埋怨孩子笨,但是,当这位孩子第一次被老师带到郊外学绘画时,老师面对孩子的画,用欣赏的目光凝视着,面带微笑发出赞叹之声:“真不错!”之后,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道:“你今天能画出一片树叶,明天就能画出一棵参天大树。努力吧!”结果
〔关键词〕 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   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78—01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强调:“教学任何科目,绝不是向学生心灵中灌输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要教学生如何思维。”初中化学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南通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足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为足球教学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和改进策略,以期为促进足球体育改革,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南通市 足球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0(c)-0134-02  1 研究目的  
兴趣和爱好可以使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保持很长时间,然而,如果要使一个好的行为一直坚持直至终身,必须是这种行为在人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稳固的认识,并上升为一种信念。众所周知,体
我与《甘肃教育》因工作而结缘。从《甘肃教育》筹办开始,我先后在《甘肃教育》编辑部工作了近10年。1988年调回西北师大美术系任教后,我又义务做了两年兼职编辑工作。在那段日子里,我有缘和各位在全省都数得着的优秀编辑老师们一起学习、共事,对我这个20出头、初出茅庐的人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接到纪念《甘肃教育》创刊30周年的约稿信,那段往日岁月又重新浮现在了我心头……  我是1974年毕业于甘肃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