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未来的力量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采用DNF、RFID、红外等何种终端,物联网的核心还在于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的监视、控制与追踪。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距离主要应用于行业用户的物联网还太远,甚至对它还不太熟悉。但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打印机已经在物联网的应用上初具雏形,各种远程打印功能便是最显著的应用模式。
  在当今7天24小时不间断商业世界中,在商旅中来去匆匆的商业人士非常依赖无线设备,不仅是邮件、微信或视频会议,他们还需要一个快速、简单和安全的实时打印解决方案。携带一台打印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拥有远程打印,只需要在目的地拥有一台打印机便可将所需文件提前打印出来即可。
  身在旅途的自由摄影师,拍下的美景只需要通过无线终端在远程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回家便可装订成为画册,送到供稿的杂志社;而在旅途中的人们,同样也可采用远程打印将巴黎街头才拍下的美景,在上海的家中打印出来,随时与家人分享……
  可以说,远程打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分享、传递的方式,同时,它同样也为打印设备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即将打印机置于到移动互联领域中,成为其中一环,除了电脑、无论是Pad,还是智能手机,均可成为远程打印的控制终端。对于每一个打印机厂商而言,当前急需解决的便是提高打印机的使用率,使设备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也推动耗材的消费。对于具有多个网点的小中企业而言,配备多台打印机明显过于浪费,每台打印机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家庭用户更是存在类似的问题,与其买来一台并不常用的照片打印机,还不如选择冲印店或网上冲印方式。这一切与打印耗材的成本与打印质量的精细度、甚至是打印照片的保存时间并无太多关系,而且打印机厂商或多或少都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如果采用了一台远程打印机,数个网点或数个家庭间共同使用一台打印机,便能大大提升使用频率。而这样的需求是传统网络打印机(在一个工作组或企业中以Wi-Fi共享一台打印机)难以企及的。当然,这样的思路还仅是远程打印应用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应用模式还需要用户在使用中去一一挖掘。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远程打印,其实也不必懊恼。其实除了通过工作站进行远程打印共享外,远程打印真正进入到打印设备中其实也就最近几年的事。最早推出远程打印的厂商是惠普,2010年9月,惠普就率先与苹果合作推出基于iOS平台的AirPrint打印功能,该功能实现了通过Wi-Fi或无线直连方式,搜索并连接打印机热点,满足苹果用户的打印需求;次年,惠普又推出了“ePrint云打印”技术,并发布了一系列基于该技术的喷墨和激光打印机,帮用户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打印需求。仅需通过一个邮件帐户,便能实现跨越州际的远程打印。
  目前在市面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远程打印标准已经推出,但在应用尚还初浅的阶段上,我们无意于预测谁将成为市场共同认可的赢家,而是借助这个篇幅并不大的文章,让大家了解远程打印的各种标准与功能,毕竟,惠普、佳能与爱普生等主要的打印机厂商在新一季的不少产品中已经纷纷植入了远程打印功能,并将其作为产品的主要卖点。
  惠普云打印(HP ePrint)
  惠普云打印的原理与谷歌云打印原理相同,作为打印机厂商,惠普并不是单纯地等待从上游厂商接受标准,而是主动寻求各种解决方案。HP ePrint 几乎支持用户从任何位置打印到支持ePrint的 HP 打印机,支持图像、文字、ppt、PDF和照片等不同的文件格式。不仅如此,惠普的打印机还尽可以地满足与各种终端设备实现远程打印的需求,除了支持与各种苹果终端相连的AirPrint外,还与三星等厂商共同搭建 “零设置无线打印”功能。三星旗下的所有Android终端,均可实现移动打印的需求。以三星Galaxy S4为例,在装入这个全新的嵌入式打印功能后,无需用户在手机上安装或调整工具、驱动程序或网络配置的设置,便可轻松地在惠普打印机上直接打印文档、照片和网页,包括双面打印、彩色打印、打印方向以及纸张类型选择,均可在远程终端上实现控制。而早期的三星GALAXY S3和GALAXY Note2等设备,也可通过固件升级实现零设置无线打印功能。
   AirPrint
  早在2010年底,苹果在更新iOS4.2之时,便推出了AirPrint无线打印功能。AirPrint可以让应用软件通过Apple的无驱动程序打印体系结构,实现无损打印输出。所有安装iOS系统的设备均可通过下载相应App使用AirPrint。在苹果的宣传中,AirPrint可用于快速打印电影票、登机牌等消费领域,其最大的优势是不必下载软件、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或设置,便可实现相片、邮件、iWORK文档、Safari网页的无缝打印,想实现远程打印,仅需将文件传至iCloud服务端即可。除了AirPrint本身,还有不少第三方软件商利用配备高清摄像头的iPad,推出了大头像打印软件、照片打印软件,视频截图软件等App,令它的功能更富乐趣。除了以上较为知名的远程打印标准外,国内不少厂商也推出了司印等云打印软件平台,对于远程打印,从业界到消费者都抱以极高的期待值。而且与其他“云概念”功能相比,远程打印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应用,而非虚无飘渺的概念。
其他文献
在众多智能手机厂商中,小米应该是最“不务正业”的厂商了,虽然以MIUI起家,后来又涉及到了手机硬件产品,但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很难将小米划归到单纯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去,因为其硬件产品不仅仅有手机,还有电视机、路由器、净水器、平板电脑、运动摄像机等等。在小米目前众多的产品线中,红米系列智能手机应该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产品,其中红米Note2是刚刚发布的主打大屏市场的新品,搭载最新MIUI 7的千元级智能
凭什么花钱买电视还得被迫看广告?在利益的追逐下,智能电视行业嘴上说着视消费者为上帝、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的体验服务,大多数品牌却强势地为电视插入开机广告,憋屈多年的消费者最近终于迎来希望,随着没有开机广告的华为智慧屏登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似乎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出人意料的热点  量子点屏幕、鸿鹄芯片、鸿蒙系统再加上HuaweiShare智慧跨屏、HuaweiSound智慧音响等等亮点,华
国产手机厂商对于宣传中噱头的追求由来已久,很多具备突出抓住眼球的参数指标,往往成为了不少手机厂商不断追逐的研发或制造重点。在这许多指标参数之中,又以在目前安卓系统环境下,最能实现性能增长的内存这一选项为大家乐此不疲的爱中之爱。这次我们将要评测的酷派锋尚mini手机,就是这样一款拥有不错设计颜值,外带了3GB内存来和市场中各个厂商进行份额争夺的家伙。是不是有了内存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呢?在宣传内存重要
2015年,谈到互联网电视最热门的话题,无疑便是酷开和小米倡导的开放系统与乐视所推崇的封闭系统之争,两大阵营各持己见,甚至还闹出了高层之间的一些口水战。时间进入2016年产品发布季,5月24日,以“非生态 大内容”为主题的酷开大屏新价值战略发布会在798艺术区隆重举行。在发布会现场,酷开携手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与爱奇艺宣布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深度合作研发,并签下价值高达30亿元的“史上最大O
20years For Next 2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  2016年4月8日,美国网件NETGEAR(纳斯达克代码: NTGR )成立20周年庆典在北京怀柔雁栖酒店隆重举行。近200家媒体和NETGEAR合作伙伴参会,共同见证这个全球知名的致力于为消费者、企业和服务供应商提供创新产品的先锋网络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年盛大活动。作为行业创新的领导者,美国网件不仅分享自己与世界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历程,
在各种各样关于未来之路的畅想中,“无人车”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甚至有人热情预言,不出十年,无人车就会成为“街车”,到时候如果路上还有哪位亲还在驾驶自己的车,必须是位复古爱好者……愿景蓝图十分美好,然而智能驾驶依赖的技术众多,诸如导航、雷达、大数据计算等,与实际场景的结合更必须经过海量的试验来验证。因此放眼当下,仍然只有最富实力的IT大佬与汽车巨鳄敢在这个领域“吃螃蟹”,而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图卷,也就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趋于成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走出去成为众多国产手机品牌厂商共同的选择。潜力巨大的全球市场让国产手机品牌厂商争相出国淘金的同时,国外也有不少企业和个人看到了这块蛋糕,相比价格竞争,各种专利侵权的诉讼成为国产手机品牌走出去的拦路虎。  专利流氓盯上国产手机  早在2014年12月,爱立信在印度起诉小米专利侵权成为小米面对的首个专利案,一年后,小米再次面对专利案困扰,而这一次,地点
据我所知,各相机厂商其实一直都在探索到底多大尺寸的传感器才是数码相机小体积与高画质的最佳结合,特别是作为定位于相对专业的单反备机来说。而1英寸CMOS大小似乎就是目前技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既有相对较高的画质,又满足了便携性。  今天我们拿到的这台G5X,正是采用了一块与佳能G7X相同的1英寸2020万、有效像素CMOS。  金属机身,专业设计  首先,说说我看到G5X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台定位专业的
随着全新的第五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正式在北京亮相,PC处理器正式进入14nm时代。持续的“寒冬”让整个PC硬件领域多少有些忧伤,14nm处理器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处理器家族,更是英特尔的一次全新尝试和重塑PC市场的坚实一步!  重塑PC市场的决心  移动互联时代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网络行为习惯,更对IT硬件设备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个拥有近50年历史的企业,看多了IT领域兴衰的英特尔有着独到的战略
英特尔2.5亿砸向自动驾驶、谷歌仅十年都在努力开发“驾驶员”、百度“云骁”无人驾驶车队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开始涉足无人驾驶领域,造车已经成为硅谷发展的主要方向时,我们不禁想问,为何这些科技企业都争相涌入汽车领域呢?IT科技与汽车制造,真的可以完美融合吗?  全球都在玩的无人驾驶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