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两地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常规耕作并秸秆还田(CT)、深耕并秸秆还田(DT)、深耕但秸秆不还田(DNT)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和秸秆还田均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DT处理耕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CT处理和DNT处理,分别增加10.8%、23.9%、31.0%和56.1%、85.3%、142.6%。深耕主要增加耕层中下部土壤微生物数量,而秸秆还田能够增加整个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预报精度,充分利用和挖掘数据中包含的隐信息,以陡河水库为计算实例,应用信息扩散近似推理技术建立预报模型,并通过与遗传程序和传统线性回归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各色文人,其中最令我感叹的,是一个着墨不多的叫“牛布衣”的诗人。出场时,牛布衣垂垂老矣,不在家里安度晚年,却不辞辛苦地到离家一千多里的芜湖拜访朋友,后来不幸客死甘露寺。  临终前,牛布衣最放不下的是他生平吟就的几卷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演变,全球投资治理逐步形成了以双边投资协定为主体的双边、区域和多边协定共存的投资规则体系。本文首先了阐述了G20框架下全球投资治理变革的趋势与特征,
以宁紫2-2甘薯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和收获期对甘薯薯干率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收获期对薯干率、薯干产量、花青素相对含量均有影响。随
研究沉淀池的水力特性,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相流混合模型对平流式二次沉淀池水力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选取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封闭两相流时均方程
以夏谷新品种济谷17和济谷1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烯效唑不同处理时期、不同处理浓度对谷子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抑制两个谷子品种的株高,增加茎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