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准噶尔紫苏花岗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来源 :新疆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苏花岗岩呈岩体形式侵入于石炭纪地层中,又为碱长花岗岩侵入.紫苏花岗岩由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铁橄榄石、条纹长石、石英组成,以正εNd为特征(εNd=+4.8~+5.8).矿物组成、结构和野外产状表明:这些紫苏花岗岩是火成成因的.温压计算估测其结晶条件是T=700~800 ℃, P=420~575 kPa.紫苏花岗岩中有小的富云母包体和巨大的条带状捕虏体.前者被认为是残留体,后者与其围岩-火山碎屑岩相当.残留体中较低的εNd正值(εNd=+2.6~+3.5)要求新生的下部地壳是紫苏花岗岩的主要源岩:来自这些源岩的紫苏花岗岩的母岩浆在结晶前与一些来自于亏损地幔中的融体混合.该地区体积巨大的碱性花岗岩可能也来自相同的岩浆源,只不过它是在较浅的地壳深度上结晶的.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血液科2003~2007年住院患者,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6~50岁,病程平均4.5天,临床表现均有皮肤瘀点瘀斑,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出血23例,牙龈出血15例,消化道出血5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PLT<50×109/L,其中PLT<10×109/L 28例,最少4×109/L。56例做骨髓穿刺检查符合特发性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会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规模的地区差距及变动十分必要。该文基于大陆31个省级地区1998-2012年的数
摘 要 目的:应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中青年反复出现颈椎病症状时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00例16~40岁反复出现头晕颈痛、颈部僵硬、肢体麻木等症状的门诊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异常率达93%。结论:颈椎病是引起中青年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可为中青年颈椎病患者在未出现骨质改变前做出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面具有实用性、可行性。
针对橡胶助剂"三废"治理的形势,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绿色化工"加强三废治理的途径,论述了清洁生产需要加快无毒助剂的新品开发,研究了逐步推进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的终端"三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朝鲜朝后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闾巷诗人洪世泰(1653-1725)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闾巷阶层是在朝鲜朝社会逐渐走向没落时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介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