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美学的图标审美加工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以认知负荷为例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ro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标审美加工的实证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探究图标的审美认知,研究人条件反应式的视觉认知机理;另一方面探究图标的审美体验,研究人受到图标刺激时,更为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本文从认知负荷的角度出发,运用神经美学基于生理数据的研究手段,探究国标的审美认知,检验图标审美加工实证研究路径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系列论文“工业设计文献综述与分析(1979-2020)”作出的阶段性总结,主要从“设计学科的核心”与“设计实践的范畴”来进行概括性阐述,同时作为对整个文献研究工作的重要补充,增加了对设计教育研究的分析与综述,以便更完整地将跨越半世纪的设计研究的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
在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画专业始终肩负着传承经典的重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在经典作品的创作上均取得了卓越成就.这离不开中国画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本文具体分析了南艺从上海美专至现今的创作教学观.
学术界质疑克孜尔“中心柱窟”“塔柱”的称谓是否正确,对于其形制源流,未有清晰解释.中心柱窟正壁、主室及后室甬道券顶绘制山形,洞窟内构造出须弥山.文章追溯印度、犍陀罗、中亚石窟形制,除右绕礼拜外,在中亚形成佛塔和涅槃的组合,暗示出中心柱窟具有“山窟”和“塔柱”两重意义,这也是克孜尔中心柱窟的特别之处.
2020年底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心灵奇旅》,讲述中学音乐老师乔伊来到“生之来处”的奇妙旅行.本文是以禅与生命感动的氛围形式为切入点,从平淡的色调、无我的境界、含蓄的意蕴,延伸到动画中的景、情、情景交融为研究的三个方面.用自然质朴的情感,表达对生活与生命产生的感恩与敬畏,实现跨文化的情感认同.作为疫情之后推出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中禅与生命感动的氛围形式,更能体现艺术的时代性与生命感动的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