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在各个教学阶段,不同的学科中都有出现。本文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例,探讨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在深刻剖析学困生产生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困生高效转化的对策。希望对改善农村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农村;化学;学困生;转化
  一、 前言
  化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是初次系统接触化学知识学习,再加上部分化学知识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强化引导,实现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努力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更应该引起广大关注,受到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困生更容易出现。为此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着为学生的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展开教学,积极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改善当前教育的不足,切实提升化学教学水平,点燃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減少学困生,将整体教学质量改善。
  二、 界定学困生
  分析农村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首先需要从概念上明确什么是学困生。所谓化学学困生,指的是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在化学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但是经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可以得到理想的转化,同时化学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三、 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探析
  (一) 受到学科本身的影响
  总结学困生出现的因素,是高效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和关键。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还是占据较大比例的。究其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受到学科本身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初次展开教学,学习初期,大部分学生还是抱有兴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不断深入,很多复杂微观的概念接踵而来。例如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部分学生会理解不了,但是又不寻根探底的学习,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化学学困生就此产生。又例如在学习“溶解现象”的时候,涉及溶解度曲线的学习,由于理解起来也存在难度,所以又出现学生的分化,再到后来学习酸、碱、盐等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相互关系复杂,所以又有部分学困生产生。
  (二) 学校条件影响
  受到学校条件的影响,虽然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也尽力扶持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教育差异还是没有完全消除。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还是不太理想,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难以顺利高效的展开。首先,硬件条件跟不上,实验教室和仪器配备不到位,上级教育部门虽然对农村地区的仪器、药品配套性投入。但是还是有很多实验难以高效顺利的展开,而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无法顺利的展开实验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继学习,学生化学成绩难以提升,对化学学习失去自信。还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化学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农村初中的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健全的教师队伍难以形成。
  (三) 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是导致化学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如城市学生家长,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化学学科学习很难进行家庭辅导。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的农村壮劳力流入城市,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孩子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往往自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化学成绩逐步下滑。很多学生都是跟随者爷爷奶奶生活,隔代教育导致学生形成不良习惯,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化学学习情况十分不理想,学困生就此产生。
  (四) 社会因素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农村生源朝着城区流动,农村初中的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但是提倡教育均衡化的今天,还是有部分居住在集镇的农村家长为孩子进行盲目择校,留下来的学生往往是综合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因此广大农村地区的化学学困生比例不断增大。
  (五) 学生自身影响
  以上因素都是外界因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还与学生本身因素有关。部分学生缺乏上进心,再加上心理素质不好,无法正视自身不足,更不愿意接受批评,化学学习成绩难以提升。
  四、 实现农村地区初中化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分析
  (一) 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点燃
  实现农村地区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首先需要强调学习兴趣的点燃,兴趣是促进学习行为顺利展开的关键。大部分学困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此转化学困生应该从兴趣激发入手。化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化学中有趣的因素,可以借助趣味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化学课堂中善于运用一些有魔性十足的语言,结合当代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困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 注重与学困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更需要清醒的意识到很多学生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更需要重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很多学困生出现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化学学习成绩暂时性落后,因此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试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用爱感化学生,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很多学困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往往是今天记住了,但是明天又忘记了,教师可以对这类学生单独辅导,例如借助课间时间,教会学生书写方程式的步骤,特别是配平的方法,学会借助系数1配平法,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渐渐提升,化学学习自信也不断提升。
  (三) 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原因,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由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大一部分与家庭有关。因此家长必须全力配合学校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先进的沟通工具,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同时家长也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特别是学困生家长,更需要与教师沟通交流,坚持下去,取得的效果令人惊喜。
  (四) 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化学教学中实现学困生的高效转化,还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因此教学环节也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对于学困生单独辅导,告诉学生熟能生巧的经验。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实现学困生的高效转化。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思想上有障碍,存在自卑,因此平时也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是羞于向他人请教,因此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展开,坚持组内协调的原则,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帮扶学困生,如果实在无法提升学习水平,化学教师对学困生单独辅导。
  (五)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仅仅凭借教师的指导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法指导,教会学困生怎么样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怎么样做好复习及预习工作,巧借化学实验理解化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因素很多。身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刻剖析学困生产生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想方设法探索学困生转化的对策,并且付诸行动,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实现化学学困生的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汝科.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136-138.
  [2]沈慧.为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2(4):34-35.
  [3]吕建誉.乡镇初中化学学困生群体教育干预的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4]潘仁情.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原因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9):57-59.
  [5]佚名.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6]崔敏敏.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预防与转化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韦素娥,覃仟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祥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高中教育的生物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生物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阶段,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教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掌握这一教学能力,那么一定会在教学中占据非常有利的优势,也只有在当下的生物教学中不断融入信息化教学技术,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以后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以当下的实际生物教学现状为基础,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生物课堂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行了详细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独特的见解和理解是必要的,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改革  在初中化学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以学生为
摘 要:高中的物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是该学科的基础,实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索创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物理的热点之一。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学实验一直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电学
两眼同时注视一个物体时,感知为单一物像的过程,称为双眼视觉,又称双眼单视。是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把来自两眼的有差异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整理,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知觉
摘 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理解”“锻炼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生活化理念恰当使用带给初中物理教学的诸多突出优势与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以生活化理念为载体推动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理念;激发兴趣;深化理解;锻炼能力  所谓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