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幼儿抛过来的球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pl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接好幼儿抛过来的球,还要引导幼儿学会接球。
  1.优选问题,把握“抛球”技巧
  教师的提问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力求少而精,问到关键处,并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案例中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对幼儿理解绘本意义不大,且会给幼儿提供“跑题”的机会,因为画面上小鸭明显比鼠小弟高大,教师这么问了以后,幼儿自然会产生疑惑:小鸭穿得下吗?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问题。可以将问题改成:(1)小鸭想穿小背心,它会怎么对鼠小弟说?(目的:学说“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2)小鸭穿上背心后感觉怎么样?(目的: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动物的感受。)这样的提问紧扣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构成了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支架。
  2.准确判断,提高“传球”精度
  教师的有效回应能提升幼儿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把幼儿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传球”精度,让幼儿顺利“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比如,对案例中涛涛关于猴子的疑问,教师可以这样回应:“是呀,涛涛观察到猴子从树上爬了下来,是什么吸引了猴子呀?哦,原来是鼠小弟的小背心呀!”这样既肯定了涛涛的观察,又将其思维拉回到阅读内容中。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会接球”“接好球”
  如果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只有个别幼儿“接不好球”,教师就要找找幼儿方面的原因了。在本案例中。几次“跑题”的都是涛涛。若一而再,再而三,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他在学习品质方面是否有些欠缺了。不可否认,涛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错的,思维也很活跃,每次都说得有理有据。但他平时倾听习惯好吗?注意力容易转移吗?他总是随心所欲、想说就说吗?我们要通过观察找准症结,并对症下药,在平时的活动中帮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集中注意安静地倾听别人的提问,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真正做到“会接球”,进而“接好球”。
  (江苏常熟 张静华)
其他文献
主zhǔ人rén有yǒu一yì支zhī珍zhēn贵ɡuì的de钢ɡānɡ笔bǐ。他tā十shí分fēn珍zhēn爱ài它tā,时shí时shí携xié带dài在zài身shēn边biān,用yònɡ它tā书shū写xiě重zhònɡ要yào文wén件jiàn,每měi当dānɡ书shū写xiě完wán毕bì,总zǒnɡ要yào用yònɡ笔bǐ帽mào把bǎ笔bǐ头tóu套tào上shànɡ。  时
从卡莱尔对中国士大夫的礼赞到来华传教士对清末儒家教育的激烈批判,欧美世界中儒家教育的形象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认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古典教育的衰微
20世纪80年代初,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在美国研制成功,其中“挑战者”号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它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测试体的,在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挑战者”号才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  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研究船名来命名的,“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源自19世纪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除此
9月23日 晴  要跟《青少年日记》的编辑老师去平遥古城参加摄影采风活动了。清晨太阳还没有露出笑脸,我借着月亮最后一道光芒起了床,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青少年日记》杂志社。  大约6:40左右我们挥手告别了爸爸妈妈坐上了去平遥的大巴。  一路上老师和我们做完自我介绍后,就活动起来。一会游戏、一会讲笑话,我还唱了两首动听的歌,引来了同学老师的掌声。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平遥。  呀!走进平遥,就如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