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卫黄河 冯远 中国画 210×150cm 1984。

  近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主题展项目“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
  此次展览从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度出发,以创作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精品构成叙事结构,以美术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百载征程,共展出140余件/组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涵盖了上海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四个篇章。围绕党史中发生在上海的重要事件,以及上海美术名家笔下反映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主题创作,以视觉呈现叙述史实,通过优秀美术作品营造图像叙事,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展现各阶段美术创作的不同气质和特征,激发观众认同感和共鸣感,形成感触、感悟、互动的观展流线。
  在“天翻地覆慨而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篇章中,首先以洪健《上海:红色起源地》、石奇人《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作品为起始,展现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启后,上海作为新思想传播的高地,诞生一个先进政党的必然性。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就此肩负起国家民族兴亡的重任,掀开了开天辟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此外还选取了极富叙事性及意象性的主题美术创作作品,以图像特有的视觉张力,勾勒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运动、左联革命文学活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刻画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通过对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中国共产党英雄人物形象的艺术表达,展现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在“六亿神州尽舜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篇章中,一方面选取了在迎接新中国、新生活的历史背景下,祖国人民朝阳似火、鼓足干劲的建设画面,如颜文樑《闵行在建设中》、陈逸飞《开路先锋》等,这些作品色彩鲜明、内容突出,细节生动,让观者直观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火热气氛。这些作品既是画家高超绘画技艺的展现,也饱含着其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还有贺友直连环画《山乡巨变》、沈柔坚版画《船坞中》等老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作品,整个板块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歌颂着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展出于“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篇章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艺术家带来了空前自由的探索环境,我国美术创作領域也涌现出一批集中反映新时期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梦想的优秀美术作品,身边事、身边景,生活中的点滴都成为入画的题材,也为人们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
  “人民城市见初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板块在作品选题上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展现上海这座城市中,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之景、生态之景和人文之景。在作品中感受温暖,从画面中找寻认同,画家们用画笔描绘了上海正向着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迈进,呈现出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写照,映照着建党百年不变的初心。

信息

赤心惟存——纪念朱屺瞻诞辰130周年


  近日,“赤心惟存——纪念朱屺瞻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此次展览主要聚焦于百岁入党、时代写照、耋年变法三个维度,全面展示其艺术成就。朱屺瞻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世纪老人,阅历丰富,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代。他自幼习画,后东渡日本求学,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救亡,图存激流,建国后更潜心研画。在自己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朱屺瞻做出了与千百万共产党人一样的选择,于1985年向中国共产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91年5月4日,100岁的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一时传为艺坛佳话。
其他文献
苗炜  大卫芬奇有一个电影叫《消失的爱人》,这个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我看了电影之后,又把小说找来看了一遍。  尼克和艾米,最初相遇是在纽约,两人结婚后,艾米跟着尼克回到了老家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尼克在老家找了份教书的工作,他还怀恋在纽约当杂志编辑的风光,没事儿偷偷看自己编辑过的旧杂志。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起我自己做杂志编辑的时光,那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掌握着话语权,以为自己是个精英呢,所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100年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事迹,催生了众多记录和表现革命英烈的图书,它们中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自述回忆录,有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创作,也有外国友人用他们的眼睛记录的中国革命的点点滴滴,也有严肃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术著作。  从这么多图书中选出的这100本著作,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是历史的记忆,也是精神的传承。老一辈无产
上图:上海援疆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使得“南疆江南”的大好风光跃然显现。图片提供/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  宽阔的马路柏油路,高高的白杨树,如今踏上新疆的土地,普通人很难想象,改革开放前,“住破房,睡土炕,锅里白水煮菜帮,土豆窝头半年粮”才是大多数新疆农村的真实写照。  1978年的小岗村农民点燃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时,遥远的新疆农村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支援武汉的急救医疗队,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参与转运新冠肺炎患者。摄影/ 付春来  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人心中带来一场“地震”,这场波及全国的心理“地震”,“震中”也在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牵头一项样本量达76530人的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2月9日到2月23日,调查对象来自全国。调查结论显示,武汉公众的失眠、抑郁、疑病、强迫、躯体化、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
张爱玲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摄于1954年香港英皇道兰心照相馆。@宋以朗、宋元琳经皇冠文化集团授权  提起张爱玲,第一时间跃上脑海的是不是这些形容词?孤高清冷,恃才傲物,奇装异服,离群索居,绚烂归于平淡……  又或者是她那些被广泛传播的经典语录?“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不能说以上这些完全是对张爱玲的刻板印象,但是也
A 中国  航拍共享单车“坟墓”,场面壮观  近日,一组共享单车的航拍图片在网上热传,图中红、黄、蓝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层层堆积,形成了一座小山,这壮观的景象也被许多网友称为“单车坟墓”。  该组照片是厦门网友陈礼奋在网上发布的,据他介绍,这组照片拍摄于11月19日,图中的单车都是从厦门岛上运出来的。他表示,这些单车车况良好。在他看来,原本给大家带来方便的资源共享已经变成了资源浪费,“主要还是共享单
前几天西坡兄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写到了盖浇饭,一帮“老崩瓜”看了血脉偾张,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西郊公园(今上海动物园)的盖浇饭,还为每客一角五分的纯素浇头到底有没有油面筋而吵得不可开交。我也是盖浇饭控,而且跟大家观点一致:素盖浇比大排盖浇的味道好!素盖浇有薄悠悠的芡汁,浅红酱色半透明,能将每颗米粒体贴包裹,吃口当然软香温润啦。大排虽然也极具杀伤力,但没有芡汁,干乎乎的不下饭,价格倒要翻个倍。  西坡
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总统大选预选结果出炉后,现任总统马克里出席新闻发布会承认失利。  在熟悉阿根廷的人们眼中,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洲的巴黎”:一幢幢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建筑千姿百态,交相辉映;市区的“七月九日大道”被称作世界上最宽最美的大街。这条修建耗时23年的大道,为纪念阿根廷的独立日而得名。  从1816年7月9日獨立,到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阿根廷只用了100年。从
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吕基成。  9月的第二个周日,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宝地广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从腰鼓舞到旗袍秀,从少儿篮球到沪剧表演——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些都是上海各大社区基金会资助的公益项目。当天,作为上海“公益伙伴月”的重磅环节,“爱满社区——社区基金会开放日”在上海六大地标性商圈同步举行。而杨浦区作为今年的主会场,聚集了超高人气。  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的新兴治理结构,从一个鲜为人
整整一百年前,张爱玲出生。1920年9月30日,那年中秋节后的第四天,天边的月色想还很好。我们没赶上看见一百年前的月亮,而今隔着她百年的辛苦路往回看,一整个世纪的起起落落,倒恰如天上明月,阴晴圆缺都经历了个遍。  张爱玲曾在给友人的信末写下:“祝最好的运气”。然而她本人却真算不上好运——少年考上伦敦大学,因战事未能成行;转投港大,又因珍珠港事变性命堪虞,中途辍学;闻名上海短短数载便远走他乡,感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