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信网络融合离不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软交换系统实现了开放式的应用环节,确保第三方应用开发与新业务环节的运行。
  关键词:软交换 网络融合 应用程序接口 通信网络融合 方案设计 新业务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软件换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通信网络系统的健全,在此过程中,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与各层间的协议环节的实现,有利于促进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1 交換机业务与控制的分析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具体来说,在日常PSTN网络系统中,交换机确保了用户各项功能的有效实现,其业务与控制环节是与交换机切身相关的。在每个接点环节,确保其交换机的功能实现与相关业务的完成。在此环节中,我们需要利用交换机与信令进行相关业务的提供,并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开放的业务的检验。为了满足用户的对于新业务的需要,我们需要运用智能网系统,这种系统是一种公共性的网络业务平台。在此过程中,软交换技术在网络运行系统中分为几个部分,比如控制层、业务层、媒体层以及接入传送层等。有效实现业务与控制环节的分析,有利于实现媒体层的相对独立性。有利于网络结构的不断更新。随着新兴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应的弊端暴露出来,比如对于新旧网络的融合矛盾问题,不利于促进分组网络与PSTN网络的有效互通,不利于实现PSTN的完善,在日常IP网络演进进程中,软交换设备是其关键部分。
  2 软交换技术的系统分析
  软交换技术是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环节,在此其中,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几乎每个出色的设备商都具备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软交换技术运行的具体规范,以确保日常软交换系统结构的内部调整,有利于满足其性能要求,有利于保障通信接口协议的规范性。
  (1)软交换的原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它是一种关于媒体网关与呼叫服务器的控制模式,它具备一系列的优越性,在媒体网关系统中,有利于实现呼叫控制功能的有效分离,在此过程中,基本呼叫控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对网元上的软件与相关服务器的应用,其中的具体环节包括,连接控制、信令互通、管理控制、呼叫选路等。
  软交换的功能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一般拉会所,它有利于新旧网络方式的融合,它是系统环节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其具备媒体网关接入的功能,有利于适配功能的具体延伸。有利于实现各个媒体网关的连接,比如数据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等,有利于H.248协议功能的具体实现,在此过程中,通过与H.323终端以及其他客户端终端的连接,实现相关业务的提供。软交换具备很多种功能,其中呼叫控制功能是关键部分。它有利于基本呼叫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其的维持与释放工作。有利于实现连接控制环节、呼叫处理环节以及智能呼叫触发检出的控制,有利于日常的资源控制环节的实现。
  (2)引入软交换的必要性。为了实现新型交换网络的实现,我们需要进行软交换技术的引进,以有利于相关软件、硬件设备 健全,有利于日常选择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维修成本费用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率。软交换的新型网络系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交换网络的局限性,有利于促进最符合自身产品的网络系统。软交换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运行性,有利于对电路交换核心功能进行有效分类,有利于日常分组网络骨干网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软交换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通信网络系统的建立健全。
  3 基于软交换的增强的业务框架及其接口协议的分析
  一般来说,软交换的增值业务框架结构的完善,有利于促进软交换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通信网络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应用服务器进行相关增值业务的具体展开,有利于增值业务的开发平台的提供,有利于相关环节的接口信令的处理工作。与此同时,媒体服务器进行一些特殊业务的提供,有利于媒体网关间的承载接口的有效处理,有利于采用的通信协议与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接口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相关开放新协议的发展。各种接口及其使用的协议如下:媒体网关和软交换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软交换和媒体网关间的信令信息。此接口可使用信令控制传输协议或其他类似的协议。软交换间的接口。实现不同软交换间的交互。此接口可以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T或BICC协议。软交换与应用/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三方应用平台、各种功能服务器等的接口,实现对增值业务、管理业务和三方应用的支持。
  4国内主要运营商开展软交换业务现状
   国际软交换研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国内各大主要电信运营商对软交换的关注,并进行了软交换相关的试验或组网。
   (一)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
   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软交换实验,并在宁波地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软交换实验局;2001年底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开始建设小规模的软交换系统工程;2003年7月开始加大了软交换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的力度,打造出可以呼叫所有的固话、手机和小灵通的宽带电话系统;2007年8月又启动了广东、陕西和山东3地的软交换商用实验网,为将来大范围部署和推广软交换做准备。
   (二)中国电信
   步伐稍晚于中国网通,但规模却很大,2002年3月下旬确定在杭州、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开展软交换实验网建设;2003年,中国电信软交换建设初步进入商用阶段,在北方,已经通过软交换来开辟本地的综合通信接入业务;在南方,则以进行PSTN替换研究和增值业务的尝试为软交换建设的重点。
   (三)中国联通
   2000年开始关注软交换的开发;2002年底完成了《中国联通软交换实验网络测试规范》;2003年5月在我国率先建成统一网络平台(UNINET),真正实现了多种电信业务的综合。不过由于联通的软交换布局,出于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它在软交换的投入和发展在未来1至2年内都将非常有限,而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其最重要的业务移动通信市场中。
   (四)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200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3地建设软交换实验网,侧重于话音业务,主要测试分组中长途话音业务的技术性能;2002年7月,铁通进行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第2次软交换网络现场测试;2003年7月,铁通首先在重庆开展了软交换本地话音商用实验网的测试和部署。
  5应用举例: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普遍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不断得到发展,其具备多种传输介质,比如微波、载波等,有利于形成合力有效的多种网络形式,促进相关交换设备系统、复接设备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工作。不科学的软交换技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软交换技术的引入,将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电力通信网中网络互通,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是一种交换网络,而且拥有电力系统独有的载波电话网络;同时电力通信网中也存在计算机网络,它们是以IP协议为基础的分组网络。
  6 结语
  软交换技术是电信网络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确保相关环节的实现。以实现分组网络的有效连接。促进通信网络系统的完善,以有利于网络演进的正常推进。
  参考文献
  [1]邢燕霞,赵慧玲.基于IMS的网络融合研究进展.中国电信网站,2004.
  [2]叶华,强磊.软交换网络发展趋势的研究.“十一五”规划征文选登,2006年P96-99.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收集、输送和排放降雨,是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保障。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建设赶不上城市的扩张速度,导致城市内涝频发,逢大雨必涝,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关键词:城市排水;防涝;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 A1、广德县城市排水基本情况  广德县隶属于宣城市管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3省8(市
摘要:节能环保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建筑给排水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可节约建筑给排水方面所需能量的50%左右,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关键词:环保节能; 建筑给排水; 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建筑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于我国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现在所有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给本就人口众多的我国带来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主材原料之一,但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日显突出,给建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缝;防治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日益成为各种建设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大量应用,致使裂缝对工程产生的不利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设备现代化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广泛运用,使得设备安装的工艺和调试技术日趋复杂化。日趋复杂的安装工艺和调试技术使得安装施工的专业分工也日趋细化,整个设备安装专业逐渐向技术密  集型发展,因此也给安装工程的工期带来困难,这就要求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对每个活动的时间预测要进行周密考虑,既要留有一定余地,又要满足工程投产需要。  关键词:机
摘要:机械的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施工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性能的优劣,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反映到经济收益层面,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要以科学为指导,探索和采用先进的工程机械维护管理方法,从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切实加强工程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实现建设工程质优、企业增收创
摘要:21世纪以来,作为城市发展平台和基础的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定适应当前变革趋势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全面繁荣和进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角色错位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角色错位原因,对国外旧城改造中经典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得到启示,从城市规划的“角色正位”入手,将“交往规划”和“合作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我国旧城改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