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的当代童话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e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永恒的孤独,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男男女女的心灵之中,从而引起观看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些新作品中,文化身份问题已经转变成了人与自然、个人与宇宙、小与大、享受孤独与渴望交流之类的永恒问题。这种转变,不仅让王斐的作品显得更为当代,而且具有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由于将海、天、森林、山石和武士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超现实的奇幻感,一种宏大的气象、坚强的力量和超迈的圣洁感。在我看来,王斐实际上是在用他独创的形象给我们讲述当代童话,在琐碎、平庸、污浊的现实世界中为我们开辟出一个纯真的理想世界。当我们在对王斐作品的欣赏中将自身与角色等同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与某种强大的力量达成连接,在让角色变成自我的同时,也让小我升华为大我,让现实变容为理想,让瞬间凝定为永恒……
  王斐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面貌蜚声当代艺术界。尽管从附中到研究生,王斐都在中央美院学习油画,但是他的绘画却没有沾染任何油画的不良习气。从材料、语言到题材、图像,王斐的作品都是全新的。王斐如何能够在可能性几乎被穷尽了的架上绘画中开出生面?对王斐的个案研究,有可能推进当代艺术哲学对绘画的认识,为拒绝绘画的终结提供新的选择。
  早在1969年,德勒兹(Gilles deleuze)发表了他研究培根(Francis Bacon)的专著《感觉的逻辑》。在该书中,德勒兹给绘画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一条介于再现或者具象(representation)与抽象(abstract)之间的道路,他称之为形象(figure)之路。德勒兹这里所说的形象,不同于写实或者再现的具象。后者有现实依据,是对现实的复制;前者是想象的产物,是艺术家创造性的成果。猴子的图像是再现的具象,孙悟空的图像是创造的形象,尽管二者在许多方面非常类似,但只有后者才是德
  勒兹所说的形象。在《感觉的逻辑》发表的前一年,古德曼(Nelson Goodman)发表了他的《艺术语言》。古德曼教导我们,应该将所有的绘画视为形象,而不是具象。一个人的肖像与其说跟这个人相似,不如说跟另一幅肖像相似。肖像画是画,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二者存在本体论上的差异。
  如果用中国美学的术语来表述,抽象、形象、具象之间的差别可以变得更加清晰:抽象与形而上的道相对应,形象与形而中的象相对应,具象与形而下的器相对应。艺术的领域,就是介于道器之间的象。在抽象表现主义一统天下的时候,培根以他对形象的研究和创造独树一帜。培根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他走出了抽象和具象的困境。摄影技术的发明,让写实的具象黯然失色。艺术家由此转向抽象,以为在抽象中可以获得广阔的空间,但抽象的可能性其实很少,很快就被艺术家的实验所穷尽,蒙德里安将冷抽象推到了极致,波洛克将热抽象推到了极致,此后的任何抽象都不能给人以震惊的效果。相反,介于具象与抽象两个极端之间的形象,却有无限的可能。培根的绘画,让人们意识到了广阔的形象领域和巨大的形象力量。如同德勒兹认识到的那样,从现代绘画的角度来看,培根对形象的研究和创造是对处于困境中的具象和抽象的拯救,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举,但是如果将目光放得够远,越过欧洲中心主义的局限,在埃及和中国的绘画中,我们会看到画家们一直是在形象领域中工作,他们并没有受到具象和抽象的困境的困扰。
  王斐之所以一开始就能进入形象的领域,与他在中央美院四画室受到的训练有关。在袁运生先生的带领下,王斐和他的同学们花了许多时间去考察中国的图像资源。这种经历不仅让王斐积累了大量的形象资料,而且对具象向形象的超越有深刻的体会。有了超越,绘画就变得开阔;有了积累,想象就有了依托。这些都是王斐创造出独特形象的基本条件。但是,并不是所有形象都有生命力,都能够存活下来。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后来的绘画小说,再到今天的影视卡通,人类创造形象的技术在不断改进,创造的形象不计其数,但只有极少数形象能够留存下来,进入交流的领域。对于形象的生命力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释。如果将形象视为一种符号(symbol),我们可以从符号学角度做出解释。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形象符号,往往在能指(signifier)上具备独特性,在所指(signified)上具有普遍性。通俗地说,就是用独特的外观表达普遍的思想。王斐创造的形象就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从视觉上看,王斐创造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识别性,在当代艺术界中独一无二。但是,王斐的形象并不空洞,因为它们指向一个在当代思想界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即文化身份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敏感。尽管中国当代思想界对此还没有做出深入的专题思考,但是在文学艺术界已经有不少作品触及这个问题。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就经常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天龙八部》中的乔峰的悲剧,就是身份冲突的悲剧。王斐的形象让我们直面一个乔峰式的问题:我是谁?在王斐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什么是中国文化?蒙古人侵入中原,摧毁了中国文化,清人入关,再一次摧毁了中国文化,现在我们又说西方摧毁了中国文化,但中国文化依然文脉不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借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在更高的领域中达成了和解。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正源自这种冲突与和解。
  总之,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问题将变得日益尖锐且扑朔迷离。它有可能造成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意义上的文明冲突,也有可能造成文化多元论者所期待的文化欣赏。在王斐的作品中,文化身份的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它们只是让观众遭遇这个问题,让观众在消费绚丽形象的同时,进入无言的沉思。在乔峰那里,身份冲突在悲剧式的结局中达成了和解。事实上,这种悲剧潜伏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王斐的作品所唤起的悲剧意识,有助于我们释放过分强烈的情感,让身心重获平衡。
  文化身份是当代思想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介入有助于王斐的形象符号获得普遍的意义。但是,文化身份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遭遇得到。在《天龙八部》中,只有当乔峰的武功达到登峰造极之后,他才会遭遇这个问题,也只有乔峰自己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文化身份问题尽管非常普遍,也只有少数精英才能遭遇得到,它是一个精英主义的自我反思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我们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思考,对未来的展望,但它更多地停留在思想的领域,而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当这问题与个人感受联系起来之后,作品才会产生更大的亲和力。在近来的作品中,王斐在这方面做了重要的推进。作品不再是重述历史故事,或者阐发哲学道理,而是在借助他所创造的形象揭示当代人的心境。比如,在《雄鹰从不结伴而飞》系列作品中,画面被简化为海、天、人、山石和雄鹰几个基本要素,在海天相接的宏大背景中,人由山石幻化而出,以前带有明显文化象征意义的宽衣博带,演化成了宏大的自然,由文化身份问题引起的耻感,转化成了人在空旷自然中的孤独。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永恒的孤独,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男男女女的心灵之中,从而引起观看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些新作品中,文化身份问题已经转变成了人与自然、个人与宇宙、小与大、享受孤独与渴望交流之类的永恒问题。这种转变,不仅让王斐的作品显得更为当代,而且具有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
  王斐近来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新面貌,让我想起在美国西海岸盛行的超现实主义波普(Surrealist Pop)或者波普超现实主义(Pop 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波普是21世纪才流行起来的概念,指一种融合了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又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艺术。王斐的作品一贯具有超现实的特征,最近的变化让它又具有了波普和唯美的色彩,从而与太平洋彼岸的超现实主义波普遥相呼应。一方面,有了超现实的加入,波普不再指大众图像的挪用,而是指对具有普遍性的主题的发掘;另一方面,有了波普的加入,超现实主义不再指个人无意识的幻化,而是指向人类共同的乌托邦。王斐近来的作品,由于将海、天、森林、山石和武士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超现实的奇幻感,一种宏大的气象、坚强的力量和超迈的圣洁感。在我看来,王斐实际上是在用他独创的形象给我们讲述当代童话,在琐碎、平庸、污浊的现实世界中为我们开辟出一个纯真的理想世界。他所塑造的形象已经转变成了童话世界中的角色,当我们在对王斐作品的欣赏中将自身与角色等同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与某种强大的力量达成连接,在让角色变成自我的同时,也让小我升华为大我,让现实变容为理想,让瞬间凝定为永恒。
其他文献
五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文化、艺术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开始遭到欧美列强的攻击。大多数在美国长大的人对过去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干涉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在19世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武装部队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美国海军的装甲舰队在中国河流和沿海水域自由巡逻。残酷的炮舰外交迫使中国签署许多不平等条约,同时还迫使中国政府向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支付
9月28日,由团省委、省旅游委、省人社厅共同举办的2013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青年服务技能大赛多媒体制作项目决赛在海口举行。9月29日,决赛结果揭晓,刘永宁获得冠军。  大赛分为实践操作和理论考试两个环节,考核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实践操作考试的题目为“青春建功国际旅游岛”,选手需要运用Photoshop、Premiere等多种软件制作一个完整的作品,体现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情况、运用熟练程度和对作品
“二奶”二字,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它是一种悲哀和人性的堕落;结束“二奶”生活,我的腰杆才能挺得直,    一个女人,沦为“二奶”,这是令人羞耻的人性堕落。然而,本文女主人公在做“二奶”的日子里,并没有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惰性,而是开始惊人的自救,之后,不仅赢得了生活的阳光,也赢得了一个好男人的爱……    近墨者黑:  她在大染缸里堕落了    林玉人如其名,面容俊秀,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江南女子
我觉得整个三亚旅游行业跟原来比已经很规范了,但是还有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首先是旅行社太多了,这不是件好事,恶意竞争会加剧,而且会导致整个旅游产品的价格和服务降低。  他是每天早餐必吃海南粉、抱罗粉的东北人,他是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的公司老总,他是在海南旅游行业“摸爬滚打”十四年的业内精英,他也是外地人在三亚创业的典型,他就是三亚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杨。  1999年张杨来三亚旅游,灿烂的阳光、
对曹方,总是有很多的期待。因为她于我,是值得信任的人。  说信任,也不是那么恰当,只是觉得,如果没有她的音乐,日子会在一片忙碌和繁杂中失去颜色。所以习惯了在博客、在空间、在P3、在一切可以听见音乐的地方都安置她的声音。  这样,我会觉得,安定并且无所顾忌。  我常常想,她的内心,究竟拥有着怎样广阔且辽远的画面呢?她的身体内,又隐藏着怎样一种表达语言的力量呢?她的音乐、她的文字、她的画,她的一切的一
西风独自凉/编译    这个故事发生在阿肯色州【注1】乡下的一所学校里。  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主要是那些贫穷的非洲裔美国人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不好。多亏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赞助,一年级的学生将能够参加一项与正常学习不同的读书计划。玛丽·卡博博士的这项计划,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学习阅读的关键已经和学生有多聪明没有多大关系了,而是和他们怎样聪明地学习有一
全球青年领袖论坛是世界经济论坛(又称达沃斯论坛)的一个重要项目。参加该论坛的“全球青年领袖”从各领域杰出代表中产生,约有900多人。以往的入选者包括巴基斯坦纪录片负责人萨米·切诺伊、美国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拉里·佩奇、中国篮球明星姚明和阿里巴巴Ceo马云等人。全球青年领袖论坛走过近10年的历程,也在国际上,尤其是青年人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全球青年领袖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峰会,今年的峰会于9月在
又是一个惨不忍睹的案例!这一切本该避免啊!人伦,良知,道德,法律——这些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啊!    原本是一桩持枪抢劫案,可就在办案人员审讯犯罪嫌疑人时,突然发现其手机收到一条因分赃不均引起内讧的短信,由此牵出了一起离奇的案中案来。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花20万重金雇请他们将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张霞杀害的,不是别人,而是死者的亲姑妈。  那么,张霞跟姑妈究竟有何积怨?亲友们又为啥对她恨之入骨,以至要联
“你的身影激励着青春寻梦,你的足迹美丽了生命行踪,你的奉献善良着真情世界,你的守望纯净了爱的天空,感动海南,感动中国……”歌声嘹亮,掌声如雷,1月10日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南国都市报承办,中央电视台协办的2012“感动海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并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  2012“感动海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于2012年10月18日正式启动,是央视“感动中
我们总是有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牵绊绊,生活的琐碎也会磨灭很多东西,包括梦想,包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和解救。在“旅行控”梅眉看来,大自然是最亲近自己最原始内心的去处,旅行是重新认识自己最理想的方式。于是,她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杂志主编的工作,开始了“随时出发”的生活状态。  梅眉来自南京,2003年第一次踏上海南,而后在美丽的海岛开始了她的旅居生活。她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国内近30个省市,海南的秀美山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