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肾小管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早期病理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及肾小管的早期病理变化。

方法

C57BL/6J小鼠70只,设立正常组(N组,35只),造影剂组(CM组,35只)。CM组给予碘帕醇腹腔注射(12.48 gI/kg),N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后10、20、30、40、50、60 min、72 h各随机选取5只小鼠采血、采集双肾,检测血清肌酐(Cr)含量,常规病理检查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进行评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PTC损伤程度,透射电镜观察PTC及肾小管超微结构。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LSD法或Dunnetts T3法。

结果

与N组(39.14±12.21、34.78±14.75、34.13±11.36、31.54±7.83、37.41±17.34、37.43±14.50、35.79±18.42)比,CM组10 min~72 h血清Cr含量(32.33±10.78、36.15±5.34、32.29±10.12、37.02±12.38、32.58±10.14、33.35±11.11、33.59±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9,P>0.05)。10 min vWF在N组、CM组阳性表达量分别为0.10±0.01、0.1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730,P<0.05)。30 min两组肾小管损伤评分(N:0.84±0.20、CM:5.66±0.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0.236,P<0.05)。CM组40~60 min PTC损伤较前减轻(F=10.643,P<0.05;)肾小管损伤较前恢复(F=281.324,P<0.05),两者72h基本恢复正常。电镜下PTC内皮及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先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两者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

结论

应用造影剂后,小鼠肾脏早期出现一过性病理损伤,并且PTC损伤可能是造影剂诱导肾损伤的初始环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赖氨酸单甲基转移酶SETD8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构建SETD8基因沉默及过表达TNBC细胞株MDA-MB-231,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BC稳转细胞PD-L1基因及蛋白表达改变并采用t检验比较PD-L1基因及蛋白表达改变的差异。免疫组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癌细胞对Wn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使用5、10、20 μg/L TGF-β1重组蛋白诱导,48 h后细胞计数检测肝癌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各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及Wnt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对肝癌细胞进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小干扰RNA(siRNA)沉默,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合酶α亚基(ATP5A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Her-3在结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8年8月烟台市中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100例经病理确诊为大肠癌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TP5A1、Her-2及Her-3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
期刊
转移是肾癌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种非编码RNA转录本,在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肾癌的转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lncRNA参与肾癌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褪黑素组,每组30只。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胰腺内质网激酶(p-PERK)、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
目的检测Krüppel样因子5(KLF5)和钙蛋白酶小亚基1(Calpain-s1,Capn4)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月病理科归档资料完整的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KLF5蛋白和Capn4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KL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病原菌分布及前列腺液炎性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CBP患者412例作为研究组,年龄范围为20~50岁、年龄(37.42±4.31)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4.08±1.45) kg/m2,病程6个月~47个月、平均病程(21.42±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是一种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AR-V7的出现是前列腺癌进展到去势抵抗,并对二代内分泌药物治疗具有耐药性的机制之一。因此,AR-V7作为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标,其上游调控方式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AR-V7的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受到转录因子、共激活因子、剪接因子、RNA结合蛋白、酶类、热休克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