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38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8例经病理证实确诊为X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XG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肉眼观见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胆囊壁内见黄色结节或肿块,镜下见急慢性炎症背景上有特征性泡沫细胞肉芽肿形态。结论:XGC的临床表现难与一般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胆囊癌鉴别,但多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表现.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22-1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XG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难以与胆囊炎、胆石症鉴别[1],当XGC的胆囊壁弥漫性明显增厚呈实性改变,局部明显增厚形成瘤样肿块或伴有肝脏浸润时,易误诊为胆囊癌[2]。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2009年术后病理诊断为XGC38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38例中男性10例,女性28例,年龄28-78岁,平均50岁。病程5月-22年,均有右上腹反复疼痛史。疼痛呈持续性隐痛间有阵发性绞痛。6例疼痛向肩背部放射。14例有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厌油食者18例。扪及胆囊肿大着5例。6例发热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B超检查:有胆囊结石者8例。胆囊壁明显增厚,大部分轮廓清楚者23例,轮廓不清者15例。增厚胆囊壁见不均质稍强回声结节,直径约0.2-1.1cm。胆管内见气体强回声,考虑胆肠内瘘形成4例。怀疑胆囊癌5例。38例全部行胆囊切除(18例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其中6例术中转为开腹术)。术中见胆囊萎缩或增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胆囊质韧,壁厚。囊腔变窄或扩张,内有结石,数量不等。胆囊积液或积脓者16例。
  2病理检查
  巨检:胆囊缩小或增大。切面囊壁不同程度增厚,最厚达3.5cm,质地中等或较脆,粘膜皱襞大都较光滑,部分粘膜脱落坏死形成浅表溃疡,并有局灶性出血,浆膜面粗糙。12例囊壁间见边界不清的质软的淡黄色或棕黄色结节或斑块。镜下:粘膜萎缩或局灶性增生,炎症轻-中度,肌层肥厚或纤维化,粘膜陷入肌层形成罗-阿氏窦。胆囊壁见特征性的黄色肉芽肿结构即大量吞噬脂质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并见异物巨细胞、少许图顿巨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性结节大小不等。
  3讨论
  XGC不同于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良性而有破坏性的胆囊慢性炎症病变,即在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合并胆囊黄色肉芽肿。XGC发病率很低,文献报道约占各类型胆囊炎的0.16%~13.20%,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男女比例不一。XG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多数学者认为XGC的基本病因是结石所致的梗阻造成胆囊粘膜溃疡形成、罗-阿窦破裂致胆汁及粘蛋白释放并浸润胆囊壁及其附近组织,同时胆汁在降解中产生的胆固醇和脂质可诱发组织细胞的增生性反应,吞噬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从而产生结节,出现胆囊壁特有的黄色肉芽肿性病变。
  根据胆囊壁明显增厚,壁间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淡黄色结节及镜下胆囊壁间出现特征性的黄色肉芽肿,诊断XGC一般不难。本病需与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固醇性息肉、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进行鉴别:(1)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大体上胆囊粘膜皱襞有无数分布均匀的黄色细颗粒状突起,状似草莓,显微镜下粘膜层充满泡沫细胞;而XGC的病变位于胆囊壁,各层均有泡沫细胞、炎细胞构成的肉芽肿。(2)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其病灶內的大量泡沫细胞分布于粘膜固有层,不形成黄色肉芽肿结构。(3)慢性胆囊炎无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病变。(4)胆囊癌,其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形性,而XGC上皮无异型性。(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GC的纤维组织显著增生时可出现车辐状排列,期间也可出现一些泡沫细胞,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镜下的瘤细胞多形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相多见,可与之鉴别。
  XGC的治疗只需单纯切除胆囊即可,无需扩大手术范围。本组18例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其中6例术中转为开腹术,因术前XGC诊断不明,术中见患者炎症粘连十分严重、胆囊三角无法辨认。术后,绝大多数病人痊愈,少数发生创口感染、瘘管形成及膈下脓肿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曲利娟,余英豪,毕东军,等.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1):23-25.
  [2] 朱文莉,陆维祺,王炳生.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4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318.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医疗的不断发展,基层医院儿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不仅原来常见的感冒、发烧、腹泻的病人增多,而且急危重症病人也越来越多。其中窒息就是急危重癥的一种.婴幼儿窒息在家庭和医院中都是经常发生的,非常危害健康。如果抢救不及时,致死率很高.及时行气道异物吸引或者气管切开,加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了及时处理和预防本病的发生,处理复苏后的并发症,现对32例发生窒息且抢救成功的实例介绍给大家。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其中以产后2小时内最多,所以这一时期应予以特别重视,严密观察,及时抢救及护理。我科于2008年收治4例,经抢救均治愈,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除氟的方法有多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除这两类工艺外.还有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活性炭法、超滤法、电渗析法,但后述几种方法很少推广应用于除氟
小儿泄泻又叫婴幼儿腹泻。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轻症腹泻,一般一天3~5次,多则十余次。大便多为黄色或绿色,并伴有轻微呕吐。便前有腹痛,哭闹不安等症状,一般不发热,精神和食欲尚好。重症腹泻,亦称“中毒性消化不良”,一日之内腹泻10余次,甚至数十次水样便,有时带有粘液,常伴有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精神不振和口渴,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现象,
【关键词】 农村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正容复位汤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正容复位汤治疗组(31例)和西药治疗组(31例)。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正容复位汤1剂,分两次服;西药组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肌苷、三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细胞色素C。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55%,70.97%。经三棱镜检查治疗后斜视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感冒剖析感冒药物的组方原则以及各成分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指明了感冒药物治疗的常见误区以及正确选药原则  【关键词】:感冒;抗感冒药  【中图分类号】R511.6;R96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72-02    感冒及抗感冒药常常不被重视,但由于抗感冒药大多为非处方药,使用广泛,如不注意合理用药,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美国,
在缺乏水文资料的小流域上推求设计洪水,人们进行了大量实践,提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公式。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汇流参数m=0.278L/τJ^1/3Qm^1/4推理公式给出了公式的基本形式,但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