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留言坊”》等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早上送孩子入园经常会提出些小要求,如“老师,某某有些上火,需要多喝点开水”“老师,某某今天早上没有大便,中午请你提醒她一下”“老师,我下午开会,要晚接孩子”……家长们希望教师能够把他们说的事情放在心上,但面对众多家长的要求,记忆再好的教师偶尔也会忘记某件事。因此,我找来便利贴把家长的要求一一记下来,顺手贴到办公桌旁的墙壁上,完成后就撕掉。一天,一位家长由于没有时间等待与我对话,就把自己的要求写好后贴在墙上。受这件事的启发,我在活动室门边开辟了一块专供家长张贴便利贴的墙面,取名“留言坊”。家长们纷纷夸赞,说教师真是贴心,看教师早晨特别繁忙,有些小事不好意思开口,有了“留言坊”,方便了家长,真好。
其他文献
一、教研背景  杭州是一个拥有众多博物馆的城市,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历史沉淀的博物馆,如中国丝绸博物馆、伞扇博物馆和南宋官窑博物馆等。2017年我园开启了园本课程的新板块——走进博物馆,并以项目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博物馆之旅,期望通过与博物馆资源的互动,激发幼儿对博物馆的关注,在感受博物馆文化底蕴的同时促进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  在项目开展前期,教师们一一走访,从课程规划的角度,对场馆的地
以往我园的日常教研活动重点放在观摩课后的评价上,尽管研讨的气氛也很浓,但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很多,进步不很明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和教师展开讨论:我们的教研是否出现了问题,教师的教学为何没有更大的改观?教师们有的说:每次的研讨,不谈优点只找缺点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说:太多的不足让教师无处下手解决问题:还有的说:我们的教研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呢?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课前先反复“磨课”,然后
澳大利亚昆士兰有一个社区小型幼儿园——C
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至后来在国际上备受推崇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和瑞吉欧教育理念,在众多世界公认的成功幼儿教育模式中,环境的作用在不断地被强调和突出。  笔者选取蒙台梭利教育(以下简称“蒙氏教育”)和瑞吉欧教育作为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尤其是近两年,区域、区域活动、自发自主游戏成了热门的词。其实,从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区域及区域活动并不是这些年才出现的。上个世纪初的蒙台梭利课程就强调了区域,所谓有准备的学习环境,指的就是各种功能的区域。当然,蒙台梭利课程中的区域活动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区域活动含义有相当大的不同,但蒙台梭利课程关于区域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区域及区域活动是有参考意义的。台湾
鸡蛋实验是我今晚最喜欢的部分,当鸡蛋被摆在桌上的时候,我以为我已经全都琢磨出来了。我们会先进行个人观察,接着在小组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你还会强调亲身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人的观察的力量。然后我们将继续进行这节课的下一个环节。我的这些预想与实际接下来发生的情况相差甚远。我从来也没有想到我这辈子会用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考虑鸡蛋的问题。这真让我大跌眼镜!在下了课开车回家路上,以及睡觉之前思考的时候,我
针对以往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相互割裂的现象,我们在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创设了与主题需要和发展相关的融合性情境区域活动,尝试探索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的融合、区域游戏之间的相互融合、区域游戏的目标与主题活动目标的融合。下面,以主题活动“空中小卫士”为例,作具体分析。  一、在主题活动中创设融合性区域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幼儿园里,更多的教师会使用积极的赏识教育来鼓励儿童的正面行为。我国幼儿园中教师常说的“你真棒”、小红花以及各种奖励贴纸就是为了鼓励孩子们产生和维持社会和幼儿园期望的行为。很多老师用心制作这些小奖励,甚至搭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委实让人感动。  表扬和奖励来源于行为主义,当个体受到正面的刺激,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延续和增强。表扬和奖励都属于外在刺激,儿童希望得到这些外在的正面认可。而进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以下简称百幼)自1996年8月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与伙伴同行,育关怀品格”的办园宗旨,以“伙伴共生,完整儿童”为办园目标,以“同玩、同伴、同行”为园训,提出了“交往、共生、包容、共享”的文化主张。通过“伙伴”理念的建构与实践,幼儿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在幼儿园、家庭、社区这些真实、自然、开放、多元的生活场中提升能力、学会交流、健全品格。  百幼以幼儿与同伴的共同生活为基本形式,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并初步掌握两人面对面快速平稳通过独木桥的方法。  2.锻炼运动中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3.学会互助,懂得谦让,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阅读过故事《小羊过桥》,能快速平稳地在高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的长凳上行走。  物质准备:长凳10条,羊角装饰10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音乐,《拥抱春天》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