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小学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中的突出问题,结合目前发展水平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 网络体系 网络安全 防火墙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的校园及教室网络还很不完善,普遍存在着多功能教室与校园网的连接不够紧密,以及网络的安全性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网络利用率低下,不能很好的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注重实效,科学规划
首先,校园网及教室网络的建设是一个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长期服务的工作,因此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以服务教育为基本点,结合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部署。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中,一般学校应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其次,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硬件建设与组织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的组织管理水平,不断开发网络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功效,提高校园网对学校教育的服务水平。
校园网络结构设计主要是进行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在完成结构设计后才能对网络设备进行选择,网络结构设计对于整个网络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设计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影响网络的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网络是否能满足需求。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系统的核心,因此在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软硬件的可行性。系统软硬件配置必须考虑各种约束条件,主要是性能需求、当前技术水平和改造资金多少,兼顾现实性和技术领先性。(2)系统开放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增强的应用需求,因此,应尽量采用工业标准或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技术。(3)整体最优原则。在进行系统设计和配置时,常遇到很多矛盾,需根据有限合理性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折中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4)先进性原则。系统的传输速率最好要有一定的余量,以适应应用的不断增长,应采用公认的行业标准,以增强适应性,要留有足够的扩展扩充的余地,以便对系统进行扩充和改进。
优化网络,提高安全性、增强稳定性,强化服务功能
目前,很多中小学只注重网络的硬件建设,不重视软件投资开发,使得整个网络的功能单一,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他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认识不够,使得网络频频瘫痪甚至是黄毒泛滥,无法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有益的服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在现有网络硬件的基础上,既要重视校园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又要加强其教学功能,同时加强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学校的每个教学点和多媒体教室连成一体,不断开发创新,创立全新的校园及教室网络,最大化服务教学。要将校园网建设成为新型的集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等于一起的有机体。
(2)加大软件投入,要在现有的网络硬件基础上购买或者针对本校特点开发出真正符合本校特点的软件系统。校园网的软件系统不仅能满足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校内的新闻发布及教学参考、科研信息等的交流,而且也能够实现全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包括网上办公、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网上招生、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同时,还可以扩展图书馆的功能,开设面向师生的书籍在线浏览、书目检索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功能,既向学生提供教学材料,进行非同时行的双向交流,又要提供包括网上交谈,视频课堂等实时交互式的在线学习。
(3)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防火墙是目前网络安全的一个最常用的防护措施,广泛用于对校园网络和系统的保护。根据校园网络管理员的要求,监控通过防火墙的数据,允许和禁止特定数据包的通过,并对所有事件进行监控和记录,使内部网络既能对外正常提供Web访问,FTP下载等服务,又保护内部网络不被恶意者攻击。
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水平
校园网络使用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在管理校园网的过程中,既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管得太松。管理太紧,校园网发挥不到更大的作用,管理太松,则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经常在校园网上下载不良信息、攻击网络设备端口等。由于在校园网中有大量的学校各部门信息资源和机密,如有破坏,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在使用上对校园网一定要从科学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制定订好规范的校园网管理制度。
另外,提高教师的使用水平也十分重要,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提高他们使用网络、开发利用网络的水平。比如网站设计、视频制作、资料上传下载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师们应该掌握的。
综上所述,新型的校园网是集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等于一起的有机体。它带给学校的不单纯是手段上的改变,而是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变革。我们在“利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基础上,要做到有“路”,有“车”,有“货”还要有高水平的“驾驶员”,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的重要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提供现代化的平台。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JG07235)。
参考文献:
[1]卢凯.校园网安全建设探讨[J].软件导刊.2008(8).
[2]张小虎.关于校园网建设的一些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常征.浅谈校园网建设与安全维护[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
[4]张彬.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8).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安徽淮北
[关键词]校园网 网络体系 网络安全 防火墙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的校园及教室网络还很不完善,普遍存在着多功能教室与校园网的连接不够紧密,以及网络的安全性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网络利用率低下,不能很好的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注重实效,科学规划
首先,校园网及教室网络的建设是一个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长期服务的工作,因此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以服务教育为基本点,结合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部署。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中,一般学校应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其次,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硬件建设与组织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的组织管理水平,不断开发网络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功效,提高校园网对学校教育的服务水平。
校园网络结构设计主要是进行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在完成结构设计后才能对网络设备进行选择,网络结构设计对于整个网络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设计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影响网络的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网络是否能满足需求。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系统的核心,因此在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软硬件的可行性。系统软硬件配置必须考虑各种约束条件,主要是性能需求、当前技术水平和改造资金多少,兼顾现实性和技术领先性。(2)系统开放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增强的应用需求,因此,应尽量采用工业标准或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技术。(3)整体最优原则。在进行系统设计和配置时,常遇到很多矛盾,需根据有限合理性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折中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4)先进性原则。系统的传输速率最好要有一定的余量,以适应应用的不断增长,应采用公认的行业标准,以增强适应性,要留有足够的扩展扩充的余地,以便对系统进行扩充和改进。
优化网络,提高安全性、增强稳定性,强化服务功能
目前,很多中小学只注重网络的硬件建设,不重视软件投资开发,使得整个网络的功能单一,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他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认识不够,使得网络频频瘫痪甚至是黄毒泛滥,无法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有益的服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在现有网络硬件的基础上,既要重视校园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又要加强其教学功能,同时加强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学校的每个教学点和多媒体教室连成一体,不断开发创新,创立全新的校园及教室网络,最大化服务教学。要将校园网建设成为新型的集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等于一起的有机体。
(2)加大软件投入,要在现有的网络硬件基础上购买或者针对本校特点开发出真正符合本校特点的软件系统。校园网的软件系统不仅能满足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校内的新闻发布及教学参考、科研信息等的交流,而且也能够实现全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包括网上办公、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网上招生、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同时,还可以扩展图书馆的功能,开设面向师生的书籍在线浏览、书目检索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功能,既向学生提供教学材料,进行非同时行的双向交流,又要提供包括网上交谈,视频课堂等实时交互式的在线学习。
(3)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防火墙是目前网络安全的一个最常用的防护措施,广泛用于对校园网络和系统的保护。根据校园网络管理员的要求,监控通过防火墙的数据,允许和禁止特定数据包的通过,并对所有事件进行监控和记录,使内部网络既能对外正常提供Web访问,FTP下载等服务,又保护内部网络不被恶意者攻击。
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水平
校园网络使用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在管理校园网的过程中,既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管得太松。管理太紧,校园网发挥不到更大的作用,管理太松,则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经常在校园网上下载不良信息、攻击网络设备端口等。由于在校园网中有大量的学校各部门信息资源和机密,如有破坏,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在使用上对校园网一定要从科学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制定订好规范的校园网管理制度。
另外,提高教师的使用水平也十分重要,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提高他们使用网络、开发利用网络的水平。比如网站设计、视频制作、资料上传下载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师们应该掌握的。
综上所述,新型的校园网是集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等于一起的有机体。它带给学校的不单纯是手段上的改变,而是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变革。我们在“利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基础上,要做到有“路”,有“车”,有“货”还要有高水平的“驾驶员”,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的重要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提供现代化的平台。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JG07235)。
参考文献:
[1]卢凯.校园网安全建设探讨[J].软件导刊.2008(8).
[2]张小虎.关于校园网建设的一些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常征.浅谈校园网建设与安全维护[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
[4]张彬.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8).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安徽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