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微生态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生态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和妇科就诊的12例子宫颈正常受试者(37~47岁),2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39~48岁),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38~45岁)和3例宫颈鳞癌患者(42~43岁),填写调查问卷、行子宫颈检查,同时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分析子宫颈分泌物的微生态,生物信息学分析NGS结果。根据NGS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结果将受试者分为HPV阴性组、低危HPV(low-risk HPV,lrHPV)、16/18型高危HPV(high-risk HPV,hrHPV)和其他hrHPV感染组。分析数据的韦恩图、微生态的多样性、物种的相对丰度和共现性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所有受试者子宫颈分泌物共获得种属水平微生态物种909种,各组之间有重叠。在不同宫颈病变受试者中,总HPV感染率、16/18型hrHPV感染率和其他hr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P均>0.05)。按HPV感染分组,16/18型hrHPV和其他hrHPV感染患者的子宫颈微生态多样性升高(n U分别为39.00和43.00,n P均<0.05),而各组之间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无差异(n H=4.37,n P=0.213 6)。按子宫颈状况分组,子宫颈病变受试者子宫颈微生态多样性(n H=14.60,n P=0.002 2)升高,卷曲乳酸杆菌丰度下降(n H=13.98,n P=0.000 8)。在微生态物种中,支原体、衣原体和B族链球菌具有共现性;惰性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阿托波菌和二路普氏菌具有共现性。以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作为SIL诊断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7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n CI):0.732~0.957],卷曲乳酸杆菌和詹氏乳酸杆菌以及支原体联合诊断SIL的AUC为0.943[95n %CI:0.822~0.991]。n 结论:子宫颈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下降和微生态多样性升高可能与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有关;NGS数据简化后可能有助于SIL诊断。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但也存在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于该检测是否适用于变态反应疾病诊断、有无明确临床意义、国际过敏指南中的相关描述、作用机理
实验室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早期由于缺乏对该病毒的了解给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结合对该病毒现有的最新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快速检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法学验证和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miR-744-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就诊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建筑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主要的建筑形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类自古以来就频繁受到地震灾害的破坏,而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