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为主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确立了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进度,对明确性质与定位、确定对象及人员要素、定性职能与作用、探索方式与运行机制、建立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机制研究
在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以切实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上引进了基础教育的督导制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履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在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树立教学典范、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已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1、确立先进的教学督导理念,建立发展性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
2、坚持教学改革与教学督导并行,重点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学效果提升
3、构建新型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关系,实现督导监控评估对象的优化发展
4、破解高职院校单纯性教学督导定位偏差、功能单一、成效不明显、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难题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监控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系统监控,并以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运行及奖励机制,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模式
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和此种模式比较接近,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以高校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更加侧重于院校内部督导模式。
第二种:以社会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主要是以社会团体或专业公司机构为主,进行具有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督导模式。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绩
(1)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各地区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
(3)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督导的新路子;
(4)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
(5)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6)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
(1)对督导工作认识模糊,督导工作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2)督导定位偏差,体系尚未健全
部分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封闭,距离“建立督导主体、督导要素和督导形式多元化的教学督导机制”尚有较大的差距。
(3)督导力量薄弱,机制尚未完善
(4)督导功能单一,成效不够明显
教育督导工作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
三、课题研究内容
1、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2、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3、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4、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5、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收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通过翻译、筛选等途径,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终获得所需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在现有教学督导基础上,通过到不同高职院校内部对教学督导工作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督导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工作进行实地访谈,确定教学督导实际应用,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进行研究。
3、比较法:采用横向比较法分析国际、国内高职教育中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异同,再进行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点与点的比较,然后应用实证分析法对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4、访谈法:对学院各职能部门、教师代表、企业行业专家或顾问等人员进行访谈,从中获得教学督导的策略、手段等信息。
5、系统研究法:以我院现有教学督导工作基础上,探索监控体系建立及奖励机制实行。
五、课题研究成效
1、明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领导和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以专家身份协助教务处对全校的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院领导、教务处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2、确定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通过督导机构(督导组)和督导员,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监控活动。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教师、学生、管理者构成了教学工作的主体,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从而组成了教学督导的对象。
3、定性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教学督导不仅具有巡视、检查、监督、评价的职能,而且具有反馈、指导、咨询、服务的职能。它不只在于监督、检查,了解教學现状,更要着眼于通过对教学的切磋、指导、服务的改进,调动教师改革教学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教师的潜能,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督导的作用是通过履行督导的职能来实现的,教学督导至少可以发挥如下六方面的作用:①参谋作用;②信息反馈作用;③桥梁作用;④督促作用;⑤指导作用;⑥诊断评价作用。
4、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教学督导实践表明,建立运转灵活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是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快捷、高效的前提。
5、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经过实际探索与应用检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研究,对明确性质与定位、确定对象及人员要素、定性职能与作用、探索方式与运行机制、建立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水清.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5)
[2]刘勇梅,孙琳慧,孙丽娟.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J].教育教学论坛. 2015(5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机制研究
在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以切实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上引进了基础教育的督导制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履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在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树立教学典范、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已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1、确立先进的教学督导理念,建立发展性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
2、坚持教学改革与教学督导并行,重点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学效果提升
3、构建新型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关系,实现督导监控评估对象的优化发展
4、破解高职院校单纯性教学督导定位偏差、功能单一、成效不明显、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难题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监控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系统监控,并以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运行及奖励机制,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模式
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和此种模式比较接近,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以高校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更加侧重于院校内部督导模式。
第二种:以社会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主要是以社会团体或专业公司机构为主,进行具有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督导模式。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绩
(1)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各地区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
(3)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督导的新路子;
(4)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
(5)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6)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
(1)对督导工作认识模糊,督导工作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2)督导定位偏差,体系尚未健全
部分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封闭,距离“建立督导主体、督导要素和督导形式多元化的教学督导机制”尚有较大的差距。
(3)督导力量薄弱,机制尚未完善
(4)督导功能单一,成效不够明显
教育督导工作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
三、课题研究内容
1、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2、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3、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4、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5、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收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通过翻译、筛选等途径,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终获得所需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在现有教学督导基础上,通过到不同高职院校内部对教学督导工作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督导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工作进行实地访谈,确定教学督导实际应用,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进行研究。
3、比较法:采用横向比较法分析国际、国内高职教育中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异同,再进行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点与点的比较,然后应用实证分析法对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4、访谈法:对学院各职能部门、教师代表、企业行业专家或顾问等人员进行访谈,从中获得教学督导的策略、手段等信息。
5、系统研究法:以我院现有教学督导工作基础上,探索监控体系建立及奖励机制实行。
五、课题研究成效
1、明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领导和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以专家身份协助教务处对全校的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院领导、教务处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2、确定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通过督导机构(督导组)和督导员,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监控活动。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教师、学生、管理者构成了教学工作的主体,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从而组成了教学督导的对象。
3、定性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教学督导不仅具有巡视、检查、监督、评价的职能,而且具有反馈、指导、咨询、服务的职能。它不只在于监督、检查,了解教學现状,更要着眼于通过对教学的切磋、指导、服务的改进,调动教师改革教学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教师的潜能,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督导的作用是通过履行督导的职能来实现的,教学督导至少可以发挥如下六方面的作用:①参谋作用;②信息反馈作用;③桥梁作用;④督促作用;⑤指导作用;⑥诊断评价作用。
4、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教学督导实践表明,建立运转灵活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是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快捷、高效的前提。
5、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经过实际探索与应用检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研究,对明确性质与定位、确定对象及人员要素、定性职能与作用、探索方式与运行机制、建立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水清.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5)
[2]刘勇梅,孙琳慧,孙丽娟.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J].教育教学论坛. 2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