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y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大力倡导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应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应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初中化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423.0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加快发展,教育改革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普遍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和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是目前化学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应用。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全舍弃传统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但也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工具,一节课下来甚至没有板书过,即便是板书也只是写下课题,整节课都是围绕信息技术展开的。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化学课堂中利用课件来演示一些不能操作的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且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舍弃传统教学工具。教师通过自主设计简易教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实物展示使学生全方位观察物质,此举往往能够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从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二)一味重视信息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并不是指涉及的信息技术类别越多越好,而是要关注整合后的实用价值。在初中课程教育体系中,教师利用PowerPoint软件就能够制作出课件,没有必要执着于全新的信息处理软件。如:某化学教师为了能够增加课件“含金量”,在课件制作环节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学生却被新奇的课件所吸引,完全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由此我们得知,此类课件过于强调“含金量”,严重忽视了课堂教育的关键,导致欣赏性高于实用性,偏离了教育的初衷,同时此种教育整合也是不具备价值的。
  (三)信息技术依赖心理
  学科整合期间要尤其注重学生核心地位的展现,部分教师在理解方面存在误差,认定气氛越热烈效果越好。虽然将教学课件设计得非常新奇,内容看起来也比较全面,但是却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经常处于观望的状态。基于此,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标与内涵,寻找问题的根源从现阶段整合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形成了信息技术依赖心理,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由于多媒体课件设置比较零散,教师几乎是复述式讲解化学知识,根本顾不上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学生若长时间观看课件视频,缺少自主思考学习讨论的时间与机会,将很难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是将计算机当作中心,总体处理文字和图像以及声音和动画等一系列的多媒体信息,同时让信息之间构建逻辑关系,能够展示出更加复杂和繁琐的思想或者方法。这些教学信息可以快速作用到学生的每个感官,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讲解燃烧和灭火的性质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广泛收集燃烧和灭火的资料,并自主成立调查小组对小区四周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存放及安全状况进行调查。课堂中教师将学生收集的学习资料制作成课件,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火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条件,小组成员自主拟定燃烧所需条件的结构图,并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验中的操作不当、遇到的各种问题巡回指导,借助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到燃烧和灭火需要三个条件:氧气和着火点和可燃物,并掌握灭火的原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材当中,部分课程内容介绍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经常力不从心。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若运用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模拟,能够把这些抽象的微观情况,使用真实的宏观动态化模式呈现给学生,不仅让学生感觉十分新颖,并且还能够解决教学过程存在的难点,进而最大限度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在讲解原子的构成过程中,学生对于原子无法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之后,应该利用动画对其原子构成进行模拟,这样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原子产生的原因和工作原理。并且,在对于原子内部构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物模型之后利用动画对其进行分析。在讲解利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的过程中,也要利用动画模拟有机之间的机理,这样能够将其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采取动画的方式,能有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揭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进而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容量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地大容量地展示知识,增加课堂知识信息量,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化学课程复习的过程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来的课件,能够在短时间内把学习过的知识汇总展示,增加学生的印象,使其掌握得更加熟练。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结束上个章节之后,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把这个章节的核心内容提炼并且加深,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回顾,探讨总结。在之后复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备考的时候,借助PowerPoint制作复习课件,汇总问题分析和特点,进而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利用信息转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一般是将教师当作中心,由教学内容和策略以及方式到步骤,还有学生做作业,均是教师之前设计好的。学生仅可以被动地参加到这个过程中去。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当作核心的信息技术,制造一个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进而实现改进化学教学流程,强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例如,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认真地制作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化学教学课件,或者是建立化学资源库,对于不一样的情况,例如,知识讲解和有关资源、情景模擬、在线探讨、选择权等,使学生能够依照自身具体的需求,开展多种活动,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自主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在初中化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阐述,能够给初中化学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2]李长君.大连开发区金源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姬伟强(1982-),男,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目的:对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子阴道镜的双重检查.结果:在这62例患者当中,检测出子宫颈糜
目的:分析利托君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状态先兆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状态先兆流产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双盲
三位李林李林(1896—1931),湖南邵东人。1911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后入家乡宝庆中学读书。1919年10月31日,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等在上海乘宝勒茄号邮船去法国留学。19
对于中职班主任而言,我们的工作比普通高校的班主任工作更加繁重.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在面对学生的成长问题.相比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定价有“向前看”的观点,如以技术创新人员素质确定人力资本定价,以技术创新人员对企业的贡献确定人力资本定价;还有“向后看”的观点,如以成本作为基础来计
花粉症是指以植物花粉为主引起的一种季节性、地区性的过敏性疾病.曾称为“枯草热”.中医学称为“鼻鼽”.其临床特征主要为鼻痒,鼻塞,喷嚏,水样鼻分泌物;眼结膜充血,眼痒,流
期刊
2009,一个从一开始就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年份即将过去.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回暖.作为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