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诊断学成绩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其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影响。以往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教育中关注较多的是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初步探讨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及其对学生诊断学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20-02
  医学类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是为基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学生对诊断学的掌握程度受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双重影响[2]。
  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主要指人们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的诊断学教学中,以往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论教学阶段侧重知识的灌输,实习阶段侧重病例、技能操作的传授,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医德医风、医患沟通[3]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近年来,社会对医药卫生行业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发全面,在诊断学教学中突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为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符合社会需要的临床人才,笔者在我校临床专业2016级某班级的诊断学教学中加强了非智力因素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融非智力因素于教学内容
  1.充分考虑诊断学学科的特殊性,增加实训课比例,注重在模拟临床环境的岗位实训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2.结合诊断学不同章节特点,将助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补充入课程(如开展医学礼仪、医学伦理等课程,提醒学生体格检查时注意关爱病人,问诊时注意礼貌用语等),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提升,使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而不是成为简单的“看病机器”;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人文知识的灌输,教育学生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5];4.及时将诊断学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引入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6,7]。
  二、选择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教学方法
  1.提倡“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2.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3],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3.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与学生诊断学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题讲座,拓展视野,提升心理素质、专业素质[8];4.加强临床实训,利用附属医院优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接触临床,培养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试制度
  改变一张试卷“一锤定音”的传统考试模式,新的考试模式可采取开卷、闭卷、提交论文、讨论或临床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考试内容可增加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题目,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指学期末考试成绩,形成性评价可将平时测验、作业、论文、课堂发言等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从而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经一学期的改革后,从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对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实验班)与未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对照班)同时进行考核,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s)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态度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职业态度有明显提升作用。
  近年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恶性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出现,已经有不少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正确的诊断是疾病治疗的第一步,故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在诊断学教学中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学习和毕业后的医疗工作,从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降低工作后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医学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10]。
  参考文献
  [1]都本伟.高职教育创新与实践[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6.
  [2]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技術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1):14.
  [3]叶添文,严望军,蔡斌.“3+2”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认识现状[J].西部医学,2010,22(6):1162.
  [4]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26.
  [5]孟兆怀.非智力因素与创新人才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
  [6]李杰红,邓翠珍,邓婧.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197.
  [7]鲁春光,郭明,刘明川.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50.
  [8]邱秀华,杨棉华.重视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16.
  [9]武玉梅.醫学人文——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标志成果[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2:130.
  [10]李褪超,胡燕.论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现代大学教育,2007(5):82.
其他文献
【摘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当前高校发展的主题。但目前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应以此为切入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其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完善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
【摘要】攀枝花学院为落实学校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改善师资队伍专业和能力结构,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能力,组织学院教师开展了实践能力培养。本文总结论述了此次实践的开展过程,并将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后续高校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攀枝花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项目-赴企事业单位一线顶岗锻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
【摘要】目的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方法通过对多所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听课和调查,然后对目前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实验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了毕业生的素质,因此,应当改进职业学院的人体解剖实驗课教学。结论人体解剖学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未知,验证和巩
【摘要】目前,在高校大学生群里中规则意识非常淡薄,经常出现大学生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而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定向运动这门课程,富有运动性和趣味性,在进行定向运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大学生遵守规则。因此,本文以高校定向运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定向运动对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定向运动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保证高校定向运动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定向运动;
【摘要】高等數学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数学知识点抽象难懂,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效果不佳,教学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因此应创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中微课程教学优势显著。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微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  
【摘要】健身气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健身气功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而当代青年对健身气功的认识很有限。因此,健身气功在大学课程中的推广尤为重要。本文对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健身气功在高校课程中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健身气功;大学课程;现状;意义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