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圣诞节前,伦敦正遭受着德军轰炸机的轮番轰炸。这天下午,流浪汉汉斯躲在街角看着安迪教授一家人带着行李离开了别墅,他打听到安迪教授在皇家军事航空学院工作,每年圣诞节都要去苏格兰和父母一起度过,这期间管家也会回自己家。
  
  过了一会儿,汉斯确认别墅里没人了,就砸破一块玻璃,溜了进去。汉斯先在壁炉里生了火,然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热水澡,又找了件干净舒适的睡袍来穿。还没等他把头发吹干,楼下响起了“叮咚”的门铃声。
  汉斯吃了一惊,快步走下楼,从门镜往外一看,是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里还提着一个旅行袋。汉斯定了定神,故作轻松地打开房门。
  门一开,还没等汉斯开口,年轻人就热情地和汉斯握手,说:“晚上好!我叫本杰明,是安迪叔叔的远房侄子,今天刚从芝加哥过来。您一定是安迪叔叔经常提起的那位能干的管家吧?对了,您的名字是..”
  汉斯赶紧说道:“您好,本杰明少爷,我叫汉斯。您知道教授全家去苏格兰了,只有我在家……”本杰明说:“没关系,我就住一晚,明天还要去利物浦开会。”
  汉斯装作管家的样子提起旅行袋,往楼上走去,说:“本杰明少爷,客房在二楼,请跟我来。”还好,汉斯已经提前在各个房间都转了一圈,知道每个房间的情况,他把本杰明安排到一间看起来是给客人住的房间,然后就说自己要下楼准备晚餐了。
  汉斯在厨房里忙碌着,本杰明则从客房里走了出来,在卧室、客厅里好奇地各处走走看看。正在这时,楼下的门铃又响了起来。
  这次,来的是一位身穿制服、表情严肃的警察。
  汉斯给他开了门,本杰明也走到门口打量着来人。警察看了看两人,有些不安地说:“不好意思,我是最近才调到这里的,我叫马特。请问,安迪教授在吗?”
  汉斯略带歉意地回答道:“警察先生,真不巧,我家主人去苏格兰了,家里只有我这个管家和教授的侄子,他是从芝加哥来的,今天刚到。”说着,汉斯和本杰明互相看了一眼。警察点了点头,说:“你们介意我进去说话吗?”
  两人连忙把警察让进屋里,本杰明陪警察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告诉他自己刚从机场乘车过来,正想尝一尝地道的英国茶,提议他也一起喝一杯。汉斯摆出职业管家的姿态去沏茶,这时才发现家里没有热水,而自己又根本不知道茶叶放在哪里,只好手忙脚乱地烧水、找茶叶。
  警察从沙发上站起来,打开了屋子里的灯,掏出枪来,指着汉斯说道:“先生,我认为你并不是这家的管家。”汉斯愣了愣说:“上帝,您不要开玩笑了。”
  不等汉斯继续解释,警察又说:“你穿着的这件睡袍实在是太小了,可见这件睡袍的主人并不是你。而我进来之前,在别墅四周转了一圈,看到厨房的一扇玻璃被打碎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是你干的,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本杰明吃惊地站了起来,指着汉斯说道:“真不敢相信,原来你是小偷!”
  此时,警察转过头,眼神犀利地看着本杰明说道:“先生,你也在说谎。第一,因为空袭警报,今天美国飞伦敦的航班都取消了,第二,如果你是乘车从机场直接来这里的,那裤子和皮鞋上不会有这么多泥土。你应该是走了几条街从河岸那边过来的。”本杰明尴尬地挠了挠头发,说:“警察先生,其实我是昨天到伦敦的,我……”
  警察有些不耐烦了,指着本杰明鼓起的裤子口袋问:“那请你解释一下,你裤子口袋里装的是什么?我命令你,都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本杰明一下子涨红了脸,不情愿地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只见有银质雕花的小闹钟、锃亮的金笔,还有一串珍珠项链。
  警察看着他把身上的口袋都掏空了,又接着说道:“你不会说这些东西都是你从美国带来的吧?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验一下上面有没有安迪教授和家人的指纹。”
  本杰明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沙发上,说:“我是安迪教授侄子的同事,我們一起来英国参加一个会议,昨天到的伦敦。我在飞机上听他讲了他叔叔去度假,家里没人的事情。今天我找个借口和他分开,想来这里看看可不可以找点值钱的东西。”
  听完本杰明的解释,警察依旧举着手枪,示意二人赶紧离开别墅,嘴里说着:“快离开这里,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们!我要检查一下教授家还有什么损失。”说完他就把两人关到了门外。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天已经彻底黑了,警察关了别墅里的灯,走了出来。
  忽然,两个黑影冲向了警察,一人猛地一拳打在警察头上,警察一头栽倒在地上,另一个人很快地把他腰间的枪夺了过来。
  警察用力摇了摇头,定了定神才看清,袭击自己的人居然是汉斯和本杰明。他不禁喊道:“你们疯了吗?”本杰明用枪指着警察,对汉斯说:“管家先生,去搜一下这位警察先生从教授家里拿了什么。”汉斯从警察衣服的口袋里翻出厚厚的一本图纸,上面写着《最新雷达设计图》。
  “你这个该死的德国间谍!”汉斯咬牙切齿地说,“你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只有一句是真话,你确实是刚到这里。你装警察还真挺像回事的,可惜在有空袭警报的夜晚,你居然在屋子里开着明亮的灯,还不拉上窗帘,这一点出卖了你。请记住,我们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在晚上都是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
  (发稿编辑:刘雁君)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最好看的美女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世界上最正能量的人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世界上最好的飯菜宴席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世界上最美的旅游景点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世界上最牛的养生保健专家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世界上最无聊的人在哪里?”  “在朋友圈!”  “不对,在翻看朋友圈!”  (推荐者:马云龙)
上班族四大怕:一怕上班公交车久等不來;二怕岔路口红绿灯经常坏;三怕老板大事小事爱责怪;四怕薪水左等右等千把块!老板不满意,解释也没戏;老板不喜欢,别说第二番;老板不通过,做了也白做;老板不认同,你就得认怂!办公室不欢迎八种生物:无创意鹦鹉、难合作豺豹、无适应力恐龙、难沟通贝类、过于死板岩石、摇摆不定墙头草、没有理想之人、乱说话孩童。工资翻一番,累点也心甘;工资翻两番,主动去加班;工资翻三番,阿迪买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张小狗说,他想编几套苇笆,卖给盖房的人,多少也能赚点。冯大全听了,眼睛一亮,对呀,这也是个赚钱的路子,自己咋就没想到呢?村口那条盈水河边的芦苇是没主的,谁爱割谁割。他若是全割了,谁家要想盖房,只能到
山田和妻子最近搬到了东京。这天傍晚,山田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家古玩店,有个美丽的年轻女人坐在柜台里。她似乎注意到了山田,朝他露出笑容,山田慌忙低下头,快步走了过去。    回到家,山田向妻子打听古玩店的事,妻子说,年轻女人是店主的儿媳妇,听说已经守寡了,她丈夫酗酒,得了肝病吐血而死。而店主常年缠绵病榻,已经活不久了,所以很多人都说,年轻女人是为了遗产,才甘愿待在古玩店里的。  过了几天,山田下班后
一天早上,台湾奇美集团的创始人许文龙和新入职的助手一起去钓鱼。助手早就知道许文龙是垂钓高手,所以,特别关注许文龙是如何上饵料的。只見许文龙的钓竿上有两只鱼钩,他在一只鱼钩上用了蚯蚓,另一只鱼钩上用的却是番薯泥揉成的鱼饵。助手问:“许总,用番薯泥做鱼饵,进水就会掉到水底,怎么会有鱼咬钩呢?你用了两种饵料,实际上不就只有蚯蚓一种管用吗?”许文龙双眼注视着水面,回答道:“你说得没错,我本就打算用两饵钓一
方老太住在村西头,前两年政府修路,一条大路穿过村子,这下可麻烦了,方老太去村里小广场找那些老伙伴聊天、跳广场舞,必须得横穿这条车水马龙的水泥路才行。每次过马路时,方老太看着那些飞速而过的汽车,都吓得心惊胆战。方老太的兒子儿媳都在外打工,万一她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于是方老太向村委会反映,希望有关部门在她家门口竖个人行道标志牌,可村委会层层上报,最后得到的回复是,方老太家门口够不上设置交通标志的标
这天傍晚,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被送进市立医院。老太太是脑溢血,好在抢救及时,暂时脱离了危险。老太太苏醒后,感动地拉着主治医生的手,连声道谢。原来,老太太今晚独自在家,突然昏倒,幸亏被邻居发现,才保住一命。主治医生姓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知道老太太只是暂时度过危险期,她颅内尚有不少淤血,如不及时做手术开颅疏导,仍然会危及生命。张医生问老太太:“大妈,您这种情况要做开颅手术。不瞒您说,这种手术是有一
算计李治家住首善街,祖上是盐商,后来家道败落,到了老爷子这一代,只剩下了一座老宅,但总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治打小就好口糖堆儿(冰糖葫芦),而且一般的糖堆儿不吃。家里的王管家寻遍了老城厢,才选中了十八街的李记,李治每天一串,吃到了大。开春时,老爷子重病不起,临走前把家交给王管家,让他照顾好李治。办完丧事后,王管家劝李治找个事由,将来有口饭吃,可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坐吃山空。入冬的一天,王管家忽然带李
赵小宝人挺厚道,就是有点一根筋,运气也不太好。这不,他跟前女友璇子已经谈了好几年,眼看要扯证了,不料却因为一点小事杠上了,两人吵到最后,竟然一拍两散。眼看着赵小宝单身了大半年,他家里人不干了,一番折腾帮他物色了个美女,据说颜值秒杀璇子。看着老妈不依不饶的样子,赵小宝只好答应去相亲。见面地点是赵小宝定的,是他平时最喜欢的咖啡厅。这天一大早,赵小宝开车赶了过去,把车停在了一辆奔驰旁边。他走进咖啡厅,见
德国举办了一场巴赫作品专场演奏会,其中有一首《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必须要由两位身份相当的名家演奏。最后,主办方决定请怀特和鲍勃共同演绎。怀特是无可争议的大师,而鲍勃则是青年音乐家中的佼佼者。演奏会如期举行,怀特和鲍勃的配合只能用精彩绝伦来形容,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第二天,有关这场演奏会的评论占据了报纸的整个头版。在众多的赞誉中,一则题为《双小提琴的瑕疵》的评论显得格外刺眼。评论中说,怀特和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