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意蕴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宋明理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万物一体”思想不仅从本体论上探析了人与自然的同源同体同本,更从境界论视域揭示了深刻的成就“大人”的生态理念、拯救社会的生态目标以及救赎万物的生态责任等生态伦理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源构成上与物同体、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及其在逻辑推导、证成方式上与物同体,总是要让位于差等的现实安排。也就是说,要深入把握万物一体之仁和人与物之间轻重厚薄的差别与统一,进而实现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生态伦理,境界论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4-0044-04
  中国哲学就传统而言,有一共通点,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中,先秦讲“天人合德”,汉儒有“天人感应”,到了宋代,在理学家看来,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这就是宋儒追求的“万物一体”,也是儒学“天人合一”理论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产物,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旨归。这种“万物一体”思想不仅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同源同体同本的本体论特征,而且深刻揭示了人所应有的成就自我、万物的崇高道德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人与己,内与外,我与万物,不复是相对待底。” 〔1 〕 (P570 )“仁者所见是一个‘道’,‘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与物无对者,即是所谓绝对” 。〔1 〕 (P570 )本文拟以境界论的视域作为一种言说面向,探讨宋明理学“万物一体”之生态伦理意蕴,从而在一体之仁的流行发生中为人与万物负起一份真正的道德责任和承当。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一、成就“大人”的生态理念
  人不只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因此在现实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实际上,“作为一种与世界有积极联系的存在者,人与这个世界有一种灵性的关联,并不是靠单单为自己活着这个事实,而是靠自己与其存在领域的所有生命是一体的这一感情。人将所有的生命体验感受为自己的体验,尽己之所能给这个一体以帮助,……生存对于自己来说要比只为自己而活着要艰难得多,但同时,这又是一种更丰盛、更美妙、更幸福的生存”。〔2 〕 (P179 )这里所讲的“有灵性”、“与世界有积极联系的存在者”就其实质而言正是一种“大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宋明儒者一贯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去“小我”而达“大我”的精神之境,这种人格并非功利世界中的“小我”,而是一个与物浑然一体的“大我”,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之心”成就“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而且惟有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才会把整个世界视作一体,把整个宇宙当作一家,把万物看成一人,“我之身”即是天地万物,“我之意识”亦是“大我”意识。达到这样一种与物无间的“万物一体”之境,就会以此“大我”之心普润于天下之人,恩及于山川草木。
  从“大我”上看,“天下无一物非我”,没有物我、人己、内外、远近之分。张载曾提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他认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正蒙·大心》)这就是说,消除人的形体限制,打破主客体之隔,从“大我”之心去体认天下万事万物,就能达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大心之境。而外心不足以合天下之心,不能体天下之物,也就无法达到万物一体之理想境界。
  这种“大我”意识,在王阳明看来,更是视人犹己、视物犹己、视国犹家,是一种博施济众、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分尔我者,小人矣。” 〔3 〕 (P70 )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4 〕 (P132 )也就是说,在这种天地境界中的“大人”,只要能够以仁爱之心从自身出发,推己及人,推恩万物,博施济众,才能够达到实现万物一体之理想境界。
  然而,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人被“间形骸、分尔我”的自私自利之“小我”所遮蔽,以“小我”代“大我”,用这种邪思欲念窒息了其万物一体之道德情怀,从而使其不能将不忍之心、恻隐之情、顾惜之意达于他人,“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于誉。损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 〔4 〕 (P157 )可见,“大人”和“小人”之区别,就在于其本心是否被私欲所遮蔽,大人之心被私欲所蔽,其与小人无异,小人之心去除私欲,则与大人无二致。
  因此,为“大人”之学,做“大人”之事,就要将内在私欲去除,要“明明德”与“亲民”,“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通过“大其心”、“致良知”等道德修养方式去“小我”而达“大我”,从而实现内在德性的圆满,实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之境界。
  二、拯救社会的生态目标
  “万物一体”之仁在现实中的落实总是循着“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一个次序展开。在“万物一体”理想的感召下,在一体之仁的觉照下,人们能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境遇怀有同情忧患,又能对陷入苦难和痛苦的苍生万民以拯救。这种境界遂指向了社会责任与现实忧患,显然不同于佛老的纯粹逍遥之境界。在这一方面,王阳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谈话类节目兴起之后,许多电视台着手制作此类节目,但是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收视率高的更是屈指可数,而《鲁豫有约》作为叙事型谈话节目的成功典范,在节目可视性的把握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其为例来分析叙事方法在故事类谈话节目中的体现和运用,探讨叙事型谈话节目如何让观众乐于倾听。  【关键词】谈话类电视节目 《鲁豫有约》 叙事 观众    故事类电视谈话节目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以讲
从早期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双汇火腿”事件,我国食品行业频频出现的问题引起广大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极大担忧。尽管事后行业和厂家表示会重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严肃声明将加强监管,无奈的是,按住葫芦浮起瓢,食品安全事件总是不期而至,层出不穷。在认真分析后,我们能发现每次事件总是延续同一发展脉络:媒体曝光,公众哗然,厂家道歉,监管部门检讨,后期不了了之。最终,食品行业性的安全问题没有
近代音乐传播媒介  音乐要得到广泛传播,离不开各种媒介。媒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即时性的,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主;另一类是非即时性的,我们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欣赏音乐,这些媒介包括唱片、磁带、CD等。  广播、电视等即时性媒介,因为受传播方式的限制,音质往往有很大的局限,一般只是成为休闲的补充。如果要欣赏高品质音乐,应首选非即时媒介。  1.唱片  1877年,爱迪生制造出了第一部留声机
产品名:一加手机2  标签:智能手机  亮点:一加手机2搭载了5.5英寸1080P屏幕,有5款不同材质的背壳可供选择。性能方面搭载了高通骁龙810处理器,保证了Android系统可以顺畅运行。拍照娱乐方面同样可圈可点,搭载1300万像素f/2.0光圈后置镜头,又独家定制了6P镜头组,在解析力比上一代提升16%。该机还加入了0.2s激光对焦系统,搭配OIS光学防抖2.0,让照片的抖动与虚焦情况降到最
【摘 要】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视角,探讨了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通过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统计推断方法估计出现金周转期的门限值,以此作为是否实施OPM战略的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OPM战略、缩短生产和營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都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但
摘 要: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在里约奥运会上首次设置了专门解决奥运会兴奋剂案件的反兴奋剂部门(Anti-Doping Division,ADD),并将其定位为一审仲裁机构。作为相互独立的仲裁部门,ADD与AHD(临时仲裁庭)在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名单的确定、仲裁庭的广泛自由裁量权、程序参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官方语言、裁决期限等方面有着相似的规定。但ADD作为一审仲裁机构的定位使得两者的差异主要体
前段时间,每个路过编辑部的人,都能看见门口贴着这么一张纸——  招领启事  “红红”于今日中午拾得表情包多个,请失主前来认领。若不认领,造成面无表情、脸皮太薄等后遗症(zhèng),后果自负。  《红领巾》编辑部  2019年1月2日  巧了,今天,就有三只小鸟找上门来,说这些表情包是它们掉的。它们分别是:蓝脚鲣(jiān)鳥、华美极乐鸟和鲸头鹳(guàn)。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和发展,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人工智能已经走到了科学变革的风暴中心。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专项培训,深入研究、实施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为教师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同时,笔者承担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证研究任务,在所属学校的五、六年级实施普及型班级授课教学,经过三年的实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以《表情识别》一课为例,介
“吃5千克绵白糖,会吃入500克酸。”“白砂糖里加入了‘石灰淀粉混合物’,吃白砂糖等于把石灰吃进了肚子里。”  近日,一篇标题为《食用糖的安全问题》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文中称我国食用糖存在不少安全问题。这些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求证。  绵白糖加入工业酸?无稽之谈!  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凯介绍说,绵白糖的生产,一般以甜菜或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
【摘要】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守望者角色,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教育者角色,实行解释性报道,进行科普教育;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政府和公众的喉舌,正确引导舆论,并对政府措施进行监督,对事件进行反思,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非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科技新闻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