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贺岁大片一路袭来。有人给这些大制作编了一个顺口溜,说看了《色戒》发现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发现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发现组织不可靠,……显然这都只是戏谑之谈,单拿“兄弟”这一条来说,即便是在号称“个人主义盛行”的网坛,就有无数可以反驳的例子。

罗迪克& 布雷克
2007年12月,美国的波特兰纪念球场。戴维斯杯决赛最后一场比赛,布雷克以2比1逆转图萨诺夫,罗迪克第一个冲进场内和队友拥抱。接着他们共同举着美国的星条旗绕场奔跑,最后和布莱恩兄弟以及队长麦肯罗一起将冠军的银杯举过头顶。在这场对阵俄罗斯队的大战中,双子星联手为美国队拿下3场比赛的胜利,为他们自1995年以来首夺戴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月前,身在上海参加大师杯的罗迪克还在想念布雷克。“我和布雷克关系好,但他不是我的‘女朋友’,不可能一直陪在我的身边。不过说实在的,天知道我多么希望他能跟我在一起,我敢肯定他也是这么想的。”这一次在波特兰,他们终于能够在一起为美国队并肩作战了。而且赛场上的狂欢还不够,在新闻发布会上布雷克忍不住一脸“暧昧”地靠近正在发言的罗迪克,并把胳膊搭在他的肩上,害得后者一度笑场。
在张德培、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之后,美国男子网坛一度显得有些衰落,只有罗迪克一人担当重任,但他也有些力不从心,还好有布雷克异军突起。“我们都在为美国网球做贡献,都在追赶费德勒。我跟安迪经常一起开玩笑,我们没有恶性竞争,而是互相鼓励,要是能够在比赛的决赛中相遇就最好。”这是布雷克的话。说完,他就跟罗迪克一起西装革履地去纽约这个花花世界参加MTV颁奖礼,一起去录音室录制他们喜欢的Rap单曲,还把自传推荐给好兄弟阅读。
比约克曼& 米尔尼
在网球界,双打永远没有单打那么引人注目,更多的选手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单打上,他们通常是随便拉上另外一名球员就站上双打的赛场。不过,对于比约克曼和米尔尼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自从2005年初搭档参赛后,他们就认定了对方。
在球场上,比约克曼又快又准的回球和米尔尼强势的发球、网前压迫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成了ATP中最让人忌惮的一对组合,大满贯冠军、大师杯冠军接踵而来。在场下,他们也是性格和谐的一对:没比赛的时候,“白俄罗斯野兽”总会弹着吉他,而瑞典老将就在这吉他声中讲着各式各样的小笑话逗人开心。
这种默契逐渐被发展到生活当中。两家人先是一起为球场上的比约克曼/米尔尼组合加油,接下来就一起吃饭、度假,感情逐渐升华。为了纪念这段友谊,他们约定以各自的名字来给孩子们取名。比约克曼和美丽的妻子佩特拉决定叫大儿子“麦克斯”,这是米尔尼的名字。2007年3月8日,米尔尼的妻子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小宝贝的名字就叫“佩特拉”。
现在,小麦克斯俨然已经成了比约克曼家的“大人物”。“他简直满脑子都是主意,我实在跟不上。当我输了比赛情绪低落的时候,他还会劝我说,‘这不算什么,爸爸,你知道人就是这么回事,总是会有输有赢的。’” 在赛场上,比约克曼的身边站着好搭档麦克斯,在家里还有另外一个麦克斯在督促他前进,怪不得瑞典老将总也不说退役呢。
纳达尔& 洛佩兹
谁都知道纳达尔和莫亚两个人好得不能再好了,他们一起找场子训练,一起去吃喜欢的寿司,一起去打PS杀得阿根廷人一个个落花流水。不过,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红土小子更像是个跟在老大哥屁股后面的小朋友,菲·洛佩兹才是纳达尔真正的哥们儿,那种能够和对方扭成一团的哥们儿——对着莫亚他可不敢下这个手。
纳达尔想在费德勒的地盘上撒野,他最想征服的是温布尔登。为了让自己在伦敦的生活更舒适,从而有更好的状态去赛场,去年他在球场附近租了一套公寓,“碰上伦敦那种降雨天气里,我就可以待在临时的家里,感觉真是舒服。这时候我通常会在家里看看电影、做做饭,享受居家的生活。”不过,跟纳达尔一起在公寓里过“宅男”生活的不是莫亚,而是洛佩兹。“我和我的团队以及洛佩兹和他的团队住在一起,一共有8个人,我们在一起过得非常快活,时间总是很快就过去了。我喜欢做东西给大家吃,这是不错的消遣。同时,我自己也喜欢意大利面和蛋糕,在科斯塔过生日时,我们就做了蛋糕为他庆祝。”
是什么让纳达尔和洛佩兹关系这么好?翻开两人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原来他们在少年时期曾经师从同一个教练。他叫罗杰,但显然不是那个叫费德勒的家伙。“现在我们是双打搭档,也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会交流经验,能够有这么一位活力四射的伙伴在身边真是一件好事。当年去参加比赛的时候,如果托尼叔叔不在纳达尔的身边,他就会跑来跟罗杰和我一起训练。”
长大了的纳达尔和洛佩兹变成了网坛高手,他们偶尔会去客串一下男双,身高体重都相差无几的两人穿着同样的球衣,看起来像极了双胞胎。
布莱恩兄弟
说起双胞胎,还真有这么一对儿,就是美国的布莱恩兄弟。1978年4月29日,他们相隔两分钟来到人世,20岁的时候一起转入职业网坛,成为男子双打比赛中实力最强的组合之一。
实际上,弟弟鲍勃在单打方面也很有天赋,他曾经排名美国青少年单打第一,但是由于从小就和迈克一起练球,他从未想过要单飞,依然放弃了单打,和哥哥投身到奖金少、重视程度不够的双打中来。“我们两个一起吃饭,一起听歌,一起逛街,一起旅行,唯一不能分享的只有姑娘,”鲍勃是活跃的那一个,他总是喜欢插科打诨:“有人问我们有没有站在球网两边的时候,当然有!只不过从两岁开始我们那值得敬爱的布莱恩夫妇就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了,那是为了他们脆弱的神经着想。”
打网球的时候,“右手迈克左手鲍勃”长时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并以卫冕冠军的身份来到了今年的墨尔本公园球场;在表演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够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吉他迈克键盘鲍勃”。无论是在大满贯还是在大师杯上,没有比赛的时候,迈克和鲍勃都会应ATP和球迷的要求以摇滚明星的范儿登场:没有开场白也没有客套的话,迈克熟练地把吉他套在了身上,而鲍勃则低头按起了键盘。球迷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欢呼声、掌声和快门的声音融在了布莱恩兄弟的音乐声中。
“我们永远不会分开,因为我们骨子里生来就有一种默契,”迈克以老大的身份总结说。有这样一对相亲相爱又优秀的儿子,无怪乎他们的父亲韦恩·布莱恩骄傲地出版了一本名为《方程式:培养你的孩子成为运动和文艺领域的冠军》的新书,要向全世界的父母传授自己的经验。

罗迪克& 布雷克
2007年12月,美国的波特兰纪念球场。戴维斯杯决赛最后一场比赛,布雷克以2比1逆转图萨诺夫,罗迪克第一个冲进场内和队友拥抱。接着他们共同举着美国的星条旗绕场奔跑,最后和布莱恩兄弟以及队长麦肯罗一起将冠军的银杯举过头顶。在这场对阵俄罗斯队的大战中,双子星联手为美国队拿下3场比赛的胜利,为他们自1995年以来首夺戴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月前,身在上海参加大师杯的罗迪克还在想念布雷克。“我和布雷克关系好,但他不是我的‘女朋友’,不可能一直陪在我的身边。不过说实在的,天知道我多么希望他能跟我在一起,我敢肯定他也是这么想的。”这一次在波特兰,他们终于能够在一起为美国队并肩作战了。而且赛场上的狂欢还不够,在新闻发布会上布雷克忍不住一脸“暧昧”地靠近正在发言的罗迪克,并把胳膊搭在他的肩上,害得后者一度笑场。
在张德培、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之后,美国男子网坛一度显得有些衰落,只有罗迪克一人担当重任,但他也有些力不从心,还好有布雷克异军突起。“我们都在为美国网球做贡献,都在追赶费德勒。我跟安迪经常一起开玩笑,我们没有恶性竞争,而是互相鼓励,要是能够在比赛的决赛中相遇就最好。”这是布雷克的话。说完,他就跟罗迪克一起西装革履地去纽约这个花花世界参加MTV颁奖礼,一起去录音室录制他们喜欢的Rap单曲,还把自传推荐给好兄弟阅读。
比约克曼& 米尔尼
在网球界,双打永远没有单打那么引人注目,更多的选手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单打上,他们通常是随便拉上另外一名球员就站上双打的赛场。不过,对于比约克曼和米尔尼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自从2005年初搭档参赛后,他们就认定了对方。
在球场上,比约克曼又快又准的回球和米尔尼强势的发球、网前压迫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成了ATP中最让人忌惮的一对组合,大满贯冠军、大师杯冠军接踵而来。在场下,他们也是性格和谐的一对:没比赛的时候,“白俄罗斯野兽”总会弹着吉他,而瑞典老将就在这吉他声中讲着各式各样的小笑话逗人开心。
这种默契逐渐被发展到生活当中。两家人先是一起为球场上的比约克曼/米尔尼组合加油,接下来就一起吃饭、度假,感情逐渐升华。为了纪念这段友谊,他们约定以各自的名字来给孩子们取名。比约克曼和美丽的妻子佩特拉决定叫大儿子“麦克斯”,这是米尔尼的名字。2007年3月8日,米尔尼的妻子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小宝贝的名字就叫“佩特拉”。
现在,小麦克斯俨然已经成了比约克曼家的“大人物”。“他简直满脑子都是主意,我实在跟不上。当我输了比赛情绪低落的时候,他还会劝我说,‘这不算什么,爸爸,你知道人就是这么回事,总是会有输有赢的。’” 在赛场上,比约克曼的身边站着好搭档麦克斯,在家里还有另外一个麦克斯在督促他前进,怪不得瑞典老将总也不说退役呢。
纳达尔& 洛佩兹
谁都知道纳达尔和莫亚两个人好得不能再好了,他们一起找场子训练,一起去吃喜欢的寿司,一起去打PS杀得阿根廷人一个个落花流水。不过,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红土小子更像是个跟在老大哥屁股后面的小朋友,菲·洛佩兹才是纳达尔真正的哥们儿,那种能够和对方扭成一团的哥们儿——对着莫亚他可不敢下这个手。
纳达尔想在费德勒的地盘上撒野,他最想征服的是温布尔登。为了让自己在伦敦的生活更舒适,从而有更好的状态去赛场,去年他在球场附近租了一套公寓,“碰上伦敦那种降雨天气里,我就可以待在临时的家里,感觉真是舒服。这时候我通常会在家里看看电影、做做饭,享受居家的生活。”不过,跟纳达尔一起在公寓里过“宅男”生活的不是莫亚,而是洛佩兹。“我和我的团队以及洛佩兹和他的团队住在一起,一共有8个人,我们在一起过得非常快活,时间总是很快就过去了。我喜欢做东西给大家吃,这是不错的消遣。同时,我自己也喜欢意大利面和蛋糕,在科斯塔过生日时,我们就做了蛋糕为他庆祝。”
是什么让纳达尔和洛佩兹关系这么好?翻开两人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原来他们在少年时期曾经师从同一个教练。他叫罗杰,但显然不是那个叫费德勒的家伙。“现在我们是双打搭档,也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会交流经验,能够有这么一位活力四射的伙伴在身边真是一件好事。当年去参加比赛的时候,如果托尼叔叔不在纳达尔的身边,他就会跑来跟罗杰和我一起训练。”
长大了的纳达尔和洛佩兹变成了网坛高手,他们偶尔会去客串一下男双,身高体重都相差无几的两人穿着同样的球衣,看起来像极了双胞胎。
布莱恩兄弟
说起双胞胎,还真有这么一对儿,就是美国的布莱恩兄弟。1978年4月29日,他们相隔两分钟来到人世,20岁的时候一起转入职业网坛,成为男子双打比赛中实力最强的组合之一。
实际上,弟弟鲍勃在单打方面也很有天赋,他曾经排名美国青少年单打第一,但是由于从小就和迈克一起练球,他从未想过要单飞,依然放弃了单打,和哥哥投身到奖金少、重视程度不够的双打中来。“我们两个一起吃饭,一起听歌,一起逛街,一起旅行,唯一不能分享的只有姑娘,”鲍勃是活跃的那一个,他总是喜欢插科打诨:“有人问我们有没有站在球网两边的时候,当然有!只不过从两岁开始我们那值得敬爱的布莱恩夫妇就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了,那是为了他们脆弱的神经着想。”
打网球的时候,“右手迈克左手鲍勃”长时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并以卫冕冠军的身份来到了今年的墨尔本公园球场;在表演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够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吉他迈克键盘鲍勃”。无论是在大满贯还是在大师杯上,没有比赛的时候,迈克和鲍勃都会应ATP和球迷的要求以摇滚明星的范儿登场:没有开场白也没有客套的话,迈克熟练地把吉他套在了身上,而鲍勃则低头按起了键盘。球迷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欢呼声、掌声和快门的声音融在了布莱恩兄弟的音乐声中。
“我们永远不会分开,因为我们骨子里生来就有一种默契,”迈克以老大的身份总结说。有这样一对相亲相爱又优秀的儿子,无怪乎他们的父亲韦恩·布莱恩骄傲地出版了一本名为《方程式:培养你的孩子成为运动和文艺领域的冠军》的新书,要向全世界的父母传授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