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免疫球蛋白IgM四聚体的分析鉴定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ming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为了制备有效的抗各种病原体的疫苗,必须对草鱼的免疫应答分子进行分析。IgM是大多数真骨鱼类血清中都存在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是主要的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分子,也是有颌类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免疫球蛋白。
其他文献
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是能够进行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因其遗传背景清楚,特别是它具有天然的同源重组转化能力,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之一[1—3]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有毒蓝藻的频繁暴发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自1878年Francis报道了世界上首例由于接触有毒蓝藻而引发的牲畜中毒事件以来,已经有许多关于鱼类
为了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bagrus vachelli)在不同溶氧水平(DO)下的游泳运动能力、限制性机制及能量适应对策,在25℃分别对不同溶氧水平(125%、100%、75%、50%和25%空气饱和度)条件
化石燃料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并且已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能源是当今社
对出膜后0-53d匙吻鲟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以及磷酸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匙吻鲟出膜后饲养于室内水泥培育池中,从第3天开始投喂枝角类,之后于第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