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是一粒火种,已燃起灿烂的火焰,照亮了中国教育的天空,照亮了中国的田野。这是劳动的火种,是道德的火种,是文化的火种。
  在劳动教育的热潮中,我们有了重大的起步和重要的进展,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误区,实践中的误区往往是因为理论上的不清晰造成的,因此我们亟须劳动教育理论上的指导。所有的研究和指导都要以中央和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准绳,以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全面、准确、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明晰并落实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与价值
  劳动教育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首先要求我们对立德树人有更深刻的认知。
  (一)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和底气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以及后续几乎所有中央教育改革的文件都一再强调这一根本任务。为什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呢?因为立德树人是在中华文化土壤里自然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底色是伦理道德。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孟子的“四心”“四端”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生出了“仁义礼智”的文化品格,生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精髓,“立德”与“树人”就是其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精神标识。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叔孙豹与范宣子讨论“人能否不朽”的问题,发生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范宣子认为,把自己的权贵地位和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地位显赫、生活富裕,就意味着自己是不朽的、人生是永恒的。叔孙豹完全不同意,他说这不叫“不朽”,而是“世袭”。那么,什么才是不朽的?他认为,人可以不朽,但应该有条件,即立德、立功、立言,此谓之“三不朽”,这“三立”是人不朽的最根本条件,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三不朽”之首是立德。中华民族最讲德、最重德,立德、崇德、尚德、厚德、明德、种德等品质在历史的深处闪光。德,可以让人的精神生命不朽,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人生价值观。《管子》里有关于“树人”的论述:“一年之际,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树人像树谷、树木那样,真实、自然、有规律,充满生长的活力,但比树谷、树木更长期、更艰巨、更复杂,也更具不确定性,是百年大计、根本之计。值得注意的是,“立德”与“树人”从一开始就不是分裂的,更不是分割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两者融为一体,称为“立德树人”。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进一步结合起来,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可见,立德树人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是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是中华民族育人的核心理念,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说。我们满怀文化自信,为此而努力,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的全过程。
  (二)立德树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价值凸显
  我们要回顾历史,更要面对现实、前瞻未来。过去的百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始终不屈不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站了起来,正在富起来,必将强起来。新的百年充满不确定性,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表现在政治重心转移、经济实力演变、文化发展多样、治理体系调整,还有中国的快速崛起等方面。面对这样的变局,教育怎么办?我觉得有变也有不变,不变的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内涵、特点会发生一些变化,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为指南,唯此,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让中国有新的开局和更大的格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德树人让青少年挺起民族的脊梁,并筑起新的万里长城。从这一视域思考立德树人,可以让我们认知更深刻,责任担当更自觉,改革更有创造性。将劳动教育置于这样宏大的背景下,才能进一步彰显价值意义。
  二、价值视域下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担当
  (一)立德树人中的担当是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规定
  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是个毋庸置疑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实践中的迫切需求、时代的急切呼唤,与此同时,还应认识到这是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规定性。我们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实践需求、时代要求,还要从劳动教育的内部寻求机制,将内在机制与外部要求结合起来,才会提升责任担当的自觉。
  我们清楚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担当吗?不能说不清楚,因为这是我们应有的认知,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很清楚,因为我们对担当这一命题的认识其实还不够深刻到位,可能处在若明若暗的状态,这种状态当然会影响劳动教育应有的、必有的担当。只有将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自然而又紧密地联系起来,劳动教育才会走向价值深处,走向意义的生成与流动。
  所謂“内在价值规定”,如前所述,对劳动教育担当的探讨应从价值角度切入,责任担当是由价值来支撑的,责任担当本身也是一种价值。价值决定着担当的方向,也决定着担当者的精神状态。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而所有的价值聚焦于“育人”二字,劳动教育担当是育人价值的充分体现。
  (二)劳动育人价值的内涵及其担当
  一是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言:“体力劳动是防止社会上一切病毒的伟大的消毒液。”轻视劳动、厌恶劳动、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梦想一夜暴富,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病毒”。体力劳动正是预防这些病毒的“消毒液”,它的伟大之处在于端正人们的价值观,消除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劳动教育的核心是价值体认,我们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参加体力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为成为时代新人打好基础,为建设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必须充分开发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   二是劳动教育推进五育融合的价值。五育并举重在每一育都重要,五育融合则重在形成育人合力。在五育融合中,劳动教育是支点,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劳动教育是纽带,将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产生联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触发点,这一“短板”的加强,可以激发情感,开发潜能,点燃生命的火焰,让学生精神和体力都强大起来。例如,在北京昌平的一所职业学校中,校园里一切井然有序、整洁美丽,所有的保洁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据学校校长介绍,这么多年来,校园里没有出现过一次打架现象,没有出现过一次损坏公共财物的现象,学校用劳动体验践行了黄炎培先生办职教的宗旨和要求,即金的品格、铁的纪律、手脑并用、奉献创造。这一生动实践印证了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的育人价值。
  三是劳动教育的道德价值。林肯说,登上高山靠的是能力,在高山之巅永驻靠的则是道德。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樹人,就是要通过“立德”来“树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劳作不息。劳作不息,生命不止,这是天地之间的大德。其实,这也是常识,爱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大德,爱劳动的人闪烁着道德的光芒。劳动之德是以爱为核心的。望着天上发烫的太阳,我想起了古诗《悯农》的诗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这与现在我们在凉爽的室内讨论劳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一个劳动教育研究者心中没有对体力劳动者、普通劳动者的热爱、尊重的感情,心里没有对劳动美德的向往,怎能进行劳动教育研究呢?劳动教育的道德价值是无处不在的,劳动既是大德,也是公德,还是私德,劳动教育正是帮助我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即帮助我们“立德”。劳动教育的道德价值、以德育人的价值以及在立德树人中的道德价值担当是不言而喻的。
  四是劳动教育的审美价值。劳动最美丽,正是劳动教育审美价值的生动演绎。所谓审美,用美学之父鲍姆嘉登的话来说:“审美应当是情绪的沸腾。”这种炙热的情感转化为一种精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都是中国精神,都是美的象征。劳动之美,美在情感的高尚,美在勤劳,美在奉献,美在创造。劳动的过程是美的历程,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吃苦、流汗中有审美的体验,内心充满着愉悦,必定是美的灵魂塑造的过程,亦是育人的过程。
  五是劳动教育的创造价值。袁隆平是工程院院士,是科学家,但也是普通劳动者。他对其研究生说:“去,下田去!”稻田是他的研究所、实验室,他将劳动、科技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人稳稳地端起了自己的饭碗。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幸福,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自己,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实践育人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是以价值体认为核心的全面育人的担当,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技能都会在育人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的育人担当,必将与其他各育一起,在立德树人中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必将让中国学生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最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需要学术研究
  劳动教育既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研究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当前劳动教育中还有一些理论困惑和实践误区。这些困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我以例举的方式来呈现。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又怎么转化为中国表达?为什么说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究竟体现了哪些优势?如何理解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体现在什么方面?怎样构造大中小劳动教育的一体化,体现目标要求学段的递进性和成长性?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以此构造合理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周、劳动月究竟怎么设计、安排?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怎么突破?劳动教育的专职教师短缺怎么解决?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理论与实践交织在一起,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上的进步,也需要在实践中有新进展。
  劳动教育研究要实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体现实践性。梁启超对学术研究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观点是:“新之有道,必自学始。”他主张有新学术,然后有新道德、新政治、新技艺、新器物;“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母”,学术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他把学术思想视为精神,“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梁启超还曾主张“为学术而学术”,这样的观点旨在保持学术的独立性,但显然是偏狭的。梁启超对学术作了内涵分析,他认为,学与术本来是分家的,学是指学问、学理或学科,术则是指技艺、技术或方法。学术合起来是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基于此,梁启超主张学术研究有两类,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对劳动教育的学术研究特别重要,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要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而且要重在应用研究,重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生成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劳动教育研究有生命的活力。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劳动教育研究有个总题目,我以为就是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担当。围绕这个总题目,我们可以写成大文章,也许可能写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论”,甚至可以写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学”。
  责任编辑丨庞 雪
其他文献
出场家庭小档案:  妈妈房欲飞,宝宝张晓桐 宝宝出生时间:2007 年7月29日11时46分  宝宝出生时身高50cm,体重3.31kg    7 月28 日:破水住院  晚上7 点多,正准备吃晚饭,突然觉得下面有两股细细的热流涌了出来,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可能破水了。赶忙跑到卫生间去看个究竟,谁知再也没有类似的东西涌出来。  就这样拖延了一个多小时。我躺在床上想睡觉,躺着躺着,才发现不对劲了,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发件人李晓小  问题夫妻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我怀孕已经5个月了。我们夫妻双方都是过敏体质,而且我丈夫一直对牛奶过敏,所以我们很担心宝宝生下来后也容易过敏。现在我很想知道,我们夫妻双方的过敏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有没有办法预防孩子过敏?孩子出生后,如果要给他喝奶粉,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奶粉不容易引起过敏?如果宝宝喝了奶粉后出现牛奶过敏,应
“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是童话故事中完美的结局。但在现实中,爱与被爱是需要一生的时间不断学习的课程。爱是怎么发生的?过程怎么样?爱有烦恼时怎么解决?不妨用唯美的绘本,与孩子优雅地共读。     两个孩子和“爱情童话”的故事    1男孩小树:“爱是什么?”  故事发生时:小树3岁  妈妈记录:那天,我在家里陪宝宝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当主题歌响起,我家的宝宝无意间用主题歌中的歌词
孩子的行为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而游戏和玩耍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内容。让一个孩子安静下来的方式之一,就是让他玩。    专家介绍:刘丹  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接受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  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4 个小时的航程令每个人昏昏欲睡。但是我偏偏不得安宁,因为旁边坐着一位母亲
普拉提关键词之“流畅”,是指完成动作连贯、没有停顿,每个动作组都是一个连贯持久的周期循环。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技巧、肌肉控制能力来保持动作质量,还要做到用力均衡、强度一致。所以可以说普拉提练习完成越流畅,动作质量越高。而在做一些静力型动作如需要“控住”的时候,呼吸也是流畅没有停顿的。    仰卧抬膝    动作描述:仰卧,屈膝踩住地面,双腿分开与髋关节同宽,双手手心向下放在体侧,下巴微收,沉肩。
Q我的宝宝8 个月了,活泼可爱,就是喜欢抓我的头发,而且抓得好紧,我被抓得痛得直叫,她倒好,还在笑。我是任由她继续抓我的头发呢,还是立刻严厉地制止她呢?打她的手行吗?    立即解决:      宝宝抓妈妈的头发,只是他认识事物(头发)的一种方式。8 个月的孩子要用抓握的方式来发展他们的触觉神经、手指的小肌肉和臂力;而且,他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反应能力。当他发现每次一抓妈妈的头发,妈妈的脑袋就会跟着动
5号出场家庭  创意美工  妈妈:李颖  宝宝:董轩伊,女孩,1 岁9 个月  妈妈的话  我原来就喜欢美术。有孩子后,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又能培养孩子创造性和注意力的游戏,最后觉得美术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了让孩子创作出更有趣的作品,我几乎每天都要用手去沾水彩,往本子上画画。孩子也经常把水彩抹得到处都是,但我从来不会责备她。只要孩子能够开心地玩、自由地表现,就算事后要做许多清扫的工
10月出镜宝宝王一卓(茁茁) boy  妈妈:吴嫦娥(编辑)  满10个月时体重11.2kg  身高79.5cm    【妈妈经验谈】  耐心与信心  10个月的茁茁模仿能力非常强。我们平时很注意多提供一些示范动作给他观看。比如我经常在宝宝面前接打电话,让他观看电话的姿势,后来,宝宝竟然也能自己把话筒也放在耳朵上了,小嘴里还同时发出哼哼的声音。  在让他观看我们动作之前,我会先对他说一些提示的语言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性别意识,并接受自己的性别,是极为重要的。女孩子,就应该是女孩子的样儿;而男孩子,就该是男孩子的样儿!    专家介绍:刘丹 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  毛毛上幼儿园大班时,有个冬天的早上,天气比较冷。我翻出一套新的红蓝格子的棉衣准备给她穿,她拒绝了,说不好看。我心想,这么小就挑三拣四,怎么行呢?
◎专家支持/冯国强(北京大学医学部福康之家科学育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对世界的好奇推动宝宝迈出人生第一步。从此以后,精彩升级,挑战也升级。  站不稳、站稳、牵着两只手走、牵着一只手走、摇摇晃晃地迈出第一步……这一连串深刻在脑海中的小身影,让我们感到美好与骄傲。正是在这些微小的进步中,宝宝完成了走向独立的一大步。    行走意味着什么?  宝宝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他那无穷的好奇心,他天生就渴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