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和智力有关系,并对智力起作用的那些个性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抱负、理想、意志和坚定性,兴趣与求知欲,情绪的稳定性、独立性、好胜性、自我意识等。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关系到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我就从学习动机、兴趣、师生情感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浅见。
  1.学习动机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同时也能反过来增强动机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时,他们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满足,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原有的英语学习动机可得到进一步加强。表现在英语学习中,动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在竞争条件下取得好成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上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和同伴活动。因此,我们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兴趣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同时也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的秘诀之一。对学生来说,空洞的说教,空洞的号召,物质的奖励,无情的训斥,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起作用的,但又是有限的,决不会持久,只有兴趣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持久的动力。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消极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接受和运用知识。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解、灌输,不仅仅是模仿和重复,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充满自信地投入到英语操练与交流活动中去。
  3.师生情感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教育学指出,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与抑制作用。所谓情感教学即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给学生以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新课程倡导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温馨、真诚的情感氛围,为教学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开发智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与教师的教学途径有关,而且还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关系密切。显然,教学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只有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引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4.学习习惯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两方面,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曾作过如下精辟的论述:“什么是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 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保证、促进外语的掌握,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际工具学科,英语学习必须要有大量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英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习惯的养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对学生的学习起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之终身受益。因此,从学生开始学习第一个英文字母时起,就要树立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意识,并把它当作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如何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1.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是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学习者对英语价值的认识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
  在进行目的性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恰当地鼓励学生,这也是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真诚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差生,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感上的压抑和创伤更深,常常表现为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时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在评价学习效果时,教师应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客观、公正和及时,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
  2.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加强兴趣的培养
  初一是培养听、说、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尽量加以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上课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利用实物、卡片、图表、图片、简笔画、体态语言、声光电设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表扬鼓励,努力将课堂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种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时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英语学习将非常有利。到了初二、初三,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词汇量的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应减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方法,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如教词汇尽可能直观化、多样化,对话教学表演化,课文教学整体化。此外,应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开设英语角,开展英语朗诵、演讲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使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3.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情感十分脆弱,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甚至他们感到厌恶的人敞开的。教书与育人如果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完美地统一起来,那么教书便失去了其灵性和神韵。因此,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有一种执着的精神,还必须重视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英语的教学也是如此,一方面,情感投资,重在课堂。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积极的情感,这样学生便可大胆开口,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另一方面,情感投资,贵在课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出乎意外的理解,诚挚中肯的批评,催人上进的引导,常常运用在课外,教师可通过观察、接触、交谈以及和他们一起活动等形式,随时注意他们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引导学生的个性朝着积极的、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
  4.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形成的,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要重视开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还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生,有计划地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合理的要求后,就要咬住不放,狠抓到底。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时,就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从严要求,绝不放松。在严格训练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当某个学生反复出现某种不良学习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多去挖掘“闪光点”,想方设法帮学生改掉陋习,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培养和不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及时地予以总结和完善,才能保证英语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角膜内皮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水通道蛋白-1和各类离子通道相辅相成,发挥离子和水液的跨膜转运功能,共同维持角膜的透明状态。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影
故事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比较零散,通过一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归纳总结出故事法应用的一些目的和方法,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虽然抗阻训练在康复手段和日常运动训练中广泛应用,但其调节生长发育和萎缩状态下肌肉再生的信号转导通路迄今仍未阐明,近期有证据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