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z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阐述了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建模方法。根据这一方法,对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震害最为严重的大开地铁车站进行了成灾机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动作用下,车站结构顶板与侧墙的交叉部位,和中柱的顶底端首先发生弯曲破坏而形成塑性铰,使得顶板上覆土的大部分重量传递到由中柱来承担;在由顶板破坏后传来的上覆土重力和地震动在中柱中引起的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柱发生压曲和弯曲的双重破坏,导致中柱倒塌,进而导致车站顶板塌陷;同时还表明,水平向地震作用仍是造
其他文献
应用GIS建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一条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而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功能结合不够紧密 ,因此加强对地震灾害智能计算的研究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常用的二次开发方法 ,阐述了组件对象模型 (COM )技术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方法 ,论述了应用COM技术开发系统的界面与功能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用在大跨、重载结构中,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采用二台阶模型作为混凝土高温强度的计算模型,分别对
以磁流变阻尼器所在层的层间位移和层速度响应为输入变量,以控制电流为输出变量,根据抗震规范和实际经验提出了模糊控制器的合理的设计方法。对一个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实
通过对膨胀土地质灾害的总结,提出了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法,并根据常用的地质灾害预测办法,指出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的预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当考虑降雨、干旱等
在与1997/1998年强ENSO过程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2002/2003年ENSO暖事件爆发晚、结束快及西强东弱等关键性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暖事件爆发过程中热带海温背景所起的重要作用。
期刊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
清朝,闽台已经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常见的灾害有洪水、干旱、台风、地震与瘟疫等。对福建危害最大的是水灾,对台湾危害最大的则是风灾。两岸人民为抗击自然灾害而共同努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