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并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高职语文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指导作用,并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及社会实践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高职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关键字:高职语文;职业;品格;交际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各职业的实用的、具备相关技能的专项人才。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有着导向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上,就要着重体现其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及就业能力。
  一、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现在,高职语文教学通常使用《大学语文》作为课本。高职语文被定义为一门通识必修学科,以传播文化传统为主。这种做法没有体现出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较为全面的人才,而高职教育则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现有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大大降低了高职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向地位。在课堂上,通常使用课本提供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老师继而就对文章进行一些简单的评析,长此以往学生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学习模式停留在小学阶段,让语文这门学科成为了一门可有可无、毫无影响力的学科。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毕业生的增多,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越来越不乐观。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无法满足各职业的人才需求。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职业教育中课程的设置要以减小甚至消除所学所用之间的差距為目标,使社会接纳培养出的学生。
  二、高职语文的导向作用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及运用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语文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应体现出其职业性,及对学生职业道德发挥的影响力。
  1.语文在高职教育中体现其职业性。语文是一门以文学作品鉴赏为主的学科,其内涵是在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若是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如同大学一般,对文章背景、作者、人物情怀都进行详细的介绍,那么,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就没能得到体现。
  现在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与其培养“全才”,倒不如培养“人才”。对普通人来说,“全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要确定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导向地位,首先就要让语文服务于实践,不能脱离实践。但是,高职语文在教材编写上并不注重实践环节,与学生所学技能没有丝毫的相关,学生普遍觉得语文这门科目乏味,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了,语文成为了一门可有有无的科目。要改善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以学生兴趣为主,减弱语文的文艺性、鉴赏性。老师在语文的教学上也应做出相关的改变,不再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文艺思想,而是与学生所学技能进行联系,让学生对所学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适时的对学生的实践做出指导。
  2.语文影响着学生品格的形成。语文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科,语文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陶冶情操。社会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在品格修养上有差距。要改变这一观念,重点就在于高职语文如何教学。语文对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很重要,高职毕业生是若是缺乏职业道德,就会被社会淘汰。对于相关企业单位来说,一个人的品格比一个人的能力更为重要。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将人格的塑造作为重点,告诉学生要遵守什么职业道德。若是老师仅仅只是向学生灌输大道理,学生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但是如果老师能将职业道德融入语文课堂,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人,那么,效果就会理想得多。例如,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对文章人物进行剖析,讲解一个人物受到赞扬或受到批判的原因,这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具体的专业、所学习的技能有针对性的选择人物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道德观。
  3.语文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这个开放的社会,能说会道的人往往比沉默寡言的人受欢迎,也容易获得成功。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听、说、读、写,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大有帮助。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这一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应鼓励学生多说,并设定相应的场景——比如推销产品、签约公司、洽谈合同等等。将来学生出到社会,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语文课堂上的模拟演练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并且,模拟演练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结语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范围较其他学科来说最广。因而,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减弱语文的广泛性、加强语文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高职语文教育要将人格的塑造放在首位,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同林.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代利利.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现状及问题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李莉.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文旅学院)
其他文献
1972年5月。密费学院的礼堂正举行庆祝活动。风度翩翩而又才华横溢的理查·考利与朋友们欢聚一堂,庆祝他的新作喜剧《春意盎然》在百老汇上演。年轻的朋友们笑着、跳着;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