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那么情感则是奠定桥梁的基石。因为没有感情的人是不愿意沟通的。而我们的教育正是需要沟通理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注入情感,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小学生对老师往往是十分崇拜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有时,老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孩子都是很大的鼓舞。记得刚毕业时我担任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一次上公开课,课堂上我用到了一个教具——苹果。公开课圆满结束了,可是有一位男孩仍然举着手不肯放下,我很奇怪,就问他还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想吃苹果。”一语既出,引来哄堂大笑,连听课的老师们都忍俊不禁抿嘴笑了起来。那孩子羞红了脸。在这种情境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对他说:“好吧!这个大苹果又香又甜,今天你在课堂上表现很好,老师把它奖励给你,以后学习要好好加油啊!”听完我的话,那男孩激动地双手捧起苹果,眼里放射出幸福的光芒。自从那次公开课之后,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上课积极发言,学习十分努力。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回来看望我,拎了一大袋红苹果。他真诚地说:“老师,真的感谢您当年奖励给我的那个苹果。那时我多么幼稚,心里只想吃您的苹果。如果当时您批评我只想着吃,不想学习的话,可能我就只会吃了。是您的奖励,让我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谢谢您,老师!”
二、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学《我不能失信》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宋庆龄听说要去伯伯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特别高兴)再找出文章中描写鸽子外貌的句子(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鸽子的外貌,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一群白鸽在蓝天飞翔,在绿草坪上觅食的情景,学生自然感受到宋庆龄为什么特别高兴了。况且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是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找她学叠花篮的事后,她是怎么做的?请找出描写她动作的词语。(停住了脚步,把手抽回来)。然后我让学生根据“停”“抽”这两个动词揣摩宋庆龄的心理活动。讨论后,学生一致认为“抽”字用得好。他们认为从一个“抽”字可以看出宋庆龄内心多么坚定,他为了遵守与朋友的约定,毅然放弃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事物,她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宋庆龄说的话。(“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咱们家,我教她叠花篮。”“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找齐后,我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更加体会到宋庆龄“不失信”品质的可贵。宋庆龄又是中国的伟大女性,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也决心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精彩人生的基石。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是学生乐观自信的内驱力。如果教师始终把“爱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打消其顾虑和自卑,让他们乐观自信。试想,一个整日受到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怎么能快乐?怎么能自信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爱学生”为原则,学会“爱学生”的方法。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热情,他的学生也会充满热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赞赏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恰当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重视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时时注意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遇到小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我们不应予以否定,而应慎重思考,正确引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听有位老师在教学《果园机器人》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奇的想法。他说:“老师,让机器人吃果子发电,他们把果子吃完了,小鸟吃什么呢?我看,还不如让他们吃树叶发电呢!”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授课老师表示赞许。她认为这个学生不仅有创新思想,而且有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在老师的鼓舞下,其他学生的创造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有的说:“让机器人呼吸空气中的灰尘,然后把灰尘变成电能。这样,既净化了空气,又有了电。”有的说:“让机器人吃果树上的害虫发电,既消灭了害虫 ,又产生了电能。”有的说:“让机器人吃垃圾发电。”。。。。。。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许多“金点子”,老师一一记录下来,并鼓励学生不要忘了将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他们还沉浸在大胆的设想中。
智慧的火花大多是在愉悦的情绪下激发出来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哲学家狄德罗说:“情感淡薄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孩子都能够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关爱,不仅要培养聪明能干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富有情感的人才。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小学生对老师往往是十分崇拜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有时,老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孩子都是很大的鼓舞。记得刚毕业时我担任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一次上公开课,课堂上我用到了一个教具——苹果。公开课圆满结束了,可是有一位男孩仍然举着手不肯放下,我很奇怪,就问他还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想吃苹果。”一语既出,引来哄堂大笑,连听课的老师们都忍俊不禁抿嘴笑了起来。那孩子羞红了脸。在这种情境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对他说:“好吧!这个大苹果又香又甜,今天你在课堂上表现很好,老师把它奖励给你,以后学习要好好加油啊!”听完我的话,那男孩激动地双手捧起苹果,眼里放射出幸福的光芒。自从那次公开课之后,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上课积极发言,学习十分努力。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回来看望我,拎了一大袋红苹果。他真诚地说:“老师,真的感谢您当年奖励给我的那个苹果。那时我多么幼稚,心里只想吃您的苹果。如果当时您批评我只想着吃,不想学习的话,可能我就只会吃了。是您的奖励,让我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谢谢您,老师!”
二、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学《我不能失信》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宋庆龄听说要去伯伯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特别高兴)再找出文章中描写鸽子外貌的句子(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鸽子的外貌,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一群白鸽在蓝天飞翔,在绿草坪上觅食的情景,学生自然感受到宋庆龄为什么特别高兴了。况且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是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找她学叠花篮的事后,她是怎么做的?请找出描写她动作的词语。(停住了脚步,把手抽回来)。然后我让学生根据“停”“抽”这两个动词揣摩宋庆龄的心理活动。讨论后,学生一致认为“抽”字用得好。他们认为从一个“抽”字可以看出宋庆龄内心多么坚定,他为了遵守与朋友的约定,毅然放弃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事物,她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宋庆龄说的话。(“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咱们家,我教她叠花篮。”“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找齐后,我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更加体会到宋庆龄“不失信”品质的可贵。宋庆龄又是中国的伟大女性,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也决心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精彩人生的基石。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是学生乐观自信的内驱力。如果教师始终把“爱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打消其顾虑和自卑,让他们乐观自信。试想,一个整日受到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怎么能快乐?怎么能自信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爱学生”为原则,学会“爱学生”的方法。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热情,他的学生也会充满热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赞赏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恰当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重视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时时注意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遇到小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我们不应予以否定,而应慎重思考,正确引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听有位老师在教学《果园机器人》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奇的想法。他说:“老师,让机器人吃果子发电,他们把果子吃完了,小鸟吃什么呢?我看,还不如让他们吃树叶发电呢!”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授课老师表示赞许。她认为这个学生不仅有创新思想,而且有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在老师的鼓舞下,其他学生的创造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有的说:“让机器人呼吸空气中的灰尘,然后把灰尘变成电能。这样,既净化了空气,又有了电。”有的说:“让机器人吃果树上的害虫发电,既消灭了害虫 ,又产生了电能。”有的说:“让机器人吃垃圾发电。”。。。。。。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许多“金点子”,老师一一记录下来,并鼓励学生不要忘了将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他们还沉浸在大胆的设想中。
智慧的火花大多是在愉悦的情绪下激发出来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哲学家狄德罗说:“情感淡薄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孩子都能够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关爱,不仅要培养聪明能干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富有情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