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外兼修”对习武者的教化功能

来源 :拳击与格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不单单在中国传统体育领域彰显着一定的地位,还在文化的范畴与视野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中对武术的定义是:“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基于此,对于武术的认知与理解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来阐释,“内外兼修”既是武术运动本身所应遵循的发展规律与特点,还闪耀着传统文化的魅影,打破了只注重外在或内在单一认知的局限性,对武术的整体发展具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肩负着传递技能、孕育习惯的重要责任.目前体育教学偏重知识技能教育,忽略了体育精神、人文趣味的有效传递,阻碍了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背
抗阻训练在运动训练中具有极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提高运动表现的有效手段.一直以来,对力量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文献,无疑对教练员来说是一种挑战.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计
1背景rn自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我国就提出足球走进校园,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然而,随着校园足球的
期刊
基于心率训练冲量手段下(training impulse,TRIMP),利用个人心率区间为标准,通过不同范围心率强度区间与时间乘积表示训练负荷,简化训练负荷监控,提高训练评价科学化水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