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本教育,走出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特征入手,探析教育现代化的生本内涵及其特征,进而从实证角度分析教育现代化理论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具体阐述教育现代化的生本内核,为教育现代化走出理论与实践误区指明路径。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生本教育;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13-1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
  我县教育现代化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总体看,目前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是不少。主要有:
  (一)把改善办学条件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一些中小学校长认为没有教学楼,没有优雅的育人环境,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因而,他们为教育经费而多方奔走,疏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以至于教育质量下来了,教学效果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把建设教师队伍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有人提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的高学历、高职称与教育质量相关,但是如果把高学历、高职称当成高质量,那么难免走进普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中心的误区。
  (三)把培养高精尖人才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这种想法与做法的实质是把中小学当大专院校来办,拔高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当然,教育现代化不反对培养高精尖人才,关键是要面向全体,培养全体教育对象成才,仅围绕几个尖子学生转,不是教育现代化的主旨。
  不可否认,教育现代化要改善办学条件,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办学条件、环境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名师确实能够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但不能以牺牲大多数一般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概而言之,所有这些都是教育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绝不仅限于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更主要的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核心在于生本教育,只有强化这种认识方能在理论上与行动中走出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生本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一)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和美国的珍妮特沃斯在他们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要“像规划商业一样成功地规划教育”,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机会均等,资源共享,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或称全员发展,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二)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三)从现代化教育的操作上看,应当是“全程发展”。教育是一项周期性很强的社会活动,注意结果,更注重过程,教育的每一项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时间上说,让学生每一天每一堂课都有所得,分分秒秒不虚度。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一名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为每一名学生每一段人生之路着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权利、公平掌握成功的机会。考虑学生的全程发展,首先,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尊重所有学生,所有活动都要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其次,优化教学,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全程优化,一节课的失误,一个不恰当的批评甚至一个数学公式的错误推论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从现代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应当是“个性发展”。全员全面全程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学生不能培养成同一模式同一尺度同一质量的“标准件”,他们思维速度有快慢,情商指数有高低,智能程度有差异。在学习上,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他们某些专长冒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达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具体说来:(1)要建立成功发展的信心,认识个性的本质是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自己的主人,谁也不比谁差,别人能做到的,你也有可能做到。要具备一定的耐挫折能力,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说明这一科你没有天赋,有信心还要有毅力。(2)要培养特长发展的兴趣,了解潜能的特征是多样性。引导学生不死抠书本,活化知识,培养多种爱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抓住亮点,点拨照亮学生一生。(3)要拓宽创新发展的思路,把握发展的品格是独特性。个性是个体的素质、品格、志趣,千姿百态,林林总总才组成多彩世界。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4)要遵循自由发展的规范,明确人才成长的时代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问题导学的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分析了杨绛先生的“愧怍”《老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杨绛先生认为“愧”的原因,引领学生向着这坚忍善良的国民精神学习。  关键词:问题导学;“愧”;原因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93-2  最近在读杨绛先生于96岁高龄写就的《走在人生边上》,对一些语句颇有感悟:“每个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硬轻软思想、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校本资源建设不完善、教师相关技能缺失,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8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
摘 要:近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尝试和运用探究性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从课文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87-1      所谓“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
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事半功倍,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80-1  一、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1.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性格,以适应语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过渡到“自发”、“自愿”,从而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关键词:班级;自主管理;自省;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体验情感和增长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享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与魅力在于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而课堂上的生成具有多向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唯有教师的睿智引导,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
摘 要:本文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下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技术》课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内容,以“网页美化”为例,指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希望能够对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校本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
摘 要: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光要能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更要从对知识的理解中,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培养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理解后的反思,显得异常重要,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能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变“教我学”为“我会学”、“我乐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  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使得学生习作缺失了很多生趣,学生谈“文”色变,罹患严重的作文“胆怯病”与“厌食症”,而“挤牙膏式”的作文成品亦呈现“创新贫血”的先天不足。本文提倡“形式主义”的回归,重新认识“形式”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裁、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让“形式主义作文胶囊”裹着“甜甜的糖衣”,带着习作的美感、童趣和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快乐,走进孩子,提高作
摘 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生高考成败关键就体现在高三这一年的复习效果和质量上。反思、总结近几年本人高三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笔者认为高三英语的高效复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三复习;知识;兴趣;专项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53-1  一、教学依据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省教学要求、教材、近三年高考真题。高三的所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