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装修施工中的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看,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探讨了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装修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生活与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装修质量普遍受到重视。在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中,以工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对工程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提高装修工程的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装修施工永恒的主题。公司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承包,以包代管,而是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在工程任务下达之初,公司营业部就已将工程计划成本及利润详细算出,项目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目标、工期目标。这样经营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各施工项目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一、建筑装修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措施
1、机具准备管理 。结合本装修工程的特点以及工程类别, 合理地安排准备机械设备和装修工具。 并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机械安装, 搭设垂直运输及室内外脚手架, 接通水源 、电源。
2、材料准备管理 。根据施工图纸预先计算出本工程装修所需的材料数量 ,合理地安排装修材料的进场日期 ,确保材料在不影响施工用料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现场的施工用地 ,根据供料计划分期分批安排装修材料组织进场 ,对于装修材料的加工, 则采取要集中解决方式。
3、技术准备管理
(1)对装修图纸进行审查,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本装修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装修施工方案, 审查本工程的工期 、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等是否合理。 对于本工程的抹灰工程, 检查其施工顺序一般采取先室外后室内、 先上面后下面、 先地面后顶墙。先室外后室内, 是指先完成室外抹灰, 拆除外脚手架、堵上脚手眼再进行室内抹灰。先上面后下面, 是指在屋面工程完成后室内外抹灰最好从上往下进行,以便于保护成品。 当采取立体交叉流水作业时, 也可以采取从下往上施工的方法,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而对于先地面后顶墙是指室内抹灰一般可采取先完成地面抹灰,再开始顶棚和墙面抹灰。
(2)安排装修材料的试验以及试配工作。 确定花饰和复杂线脚的模型及预制项目,对于高级装饰工程,则采取预先做出样板,而且确保已经有关单位鉴定后,才能进行。
(3)组织结构工程验收以及工序交接检查工作。工程实践表明, 在建筑装修前应先对结构工程以及其他配合工种项目进行检查, 这是有效保证装修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 在装修前 ,应对其主要项目进行检查管理:门窗框及其他木制品是否安装齐全, 门口高低是否符合室内水平线标高, 板条 、苇箔或钢丝网吊顶是否牢固, 标高是否正确 ;顶棚墙面预留木砖或铁件以及窗帘钩、 阳台栏杆 、楼梯栏杆等预埋件有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水 、电管线、 配电箱是否安装完毕,是否漏项,水暖管道是否作好压力试验等。
二、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1、技术管理协调
随着人类与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涉及空调、 通风 、消防、 安防,水电、 电视、 电话、 网络等系统的施工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人为的 、技术上 、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的,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 、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要求。 在技术上要全面考虑,特别是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 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雷同,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 如果各专业各行其道那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延误工期。 所以建筑装修中各专业队伍的协调与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以甲方 、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管理人员、 监理人员,要全面了解、 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 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体制 在现有管理水平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和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 。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 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再次,建立责任及奖罚制度 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层层管理制度,并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与经济挂钩,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做到人人有责任。最后,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 、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 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 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2、人员管理协调
施工中甲方是设计、 监理、 施工的总协调方,甲方要掌控好全局,协调好设计 、施工、 监理之间的关系 。现实中设计 、施工、 监理分别代表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但各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用户负责,为工程服务的。 从工程进度、 技术、 经济角度看,协调好各方关系是推动工程正常进展乃至少走弯路的重要环节。 甲方的现场管理人员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控制:一是质量控制督促检查监理日常的工作记录。 施工方的隐检记录及监理例会提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情况,要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约定的工期,要求施工方对工程进度实行年、 月、 旬、 周计划的编制,经监理审查,监督其实施,并且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分析偏差的原因 。三是投资控制根据合同约定,严格执行合同有关条款,审核施工方每月工程量报表,定期结算,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洽商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及时进行计划费用和实际开支费用的比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 監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例会,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比较复杂关键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伍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以设计单位为主的设计联络会。现行的建筑管理模式是监理责任制,加强监理规范化管理充分行使监理的权力,督促、 检查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监理单位也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三、建筑装修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措施
1、竣工验收办理交接及工程结算过程中,应按合同约定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后办理双方交接手续,根据合同及变更和索赔进行结算, 同时承包商在参加验收,整理并移交竣工文件及相应交接手续后解散项目经理部。
在业主的角度,首先装饰工程成品要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当然也要查看施工记录,过程检查中间验收的全部资料。根据笔者经验,可以说“没有没有毛病的活”,验收依据是合同及合同所约定的技术标准,一味求全责备和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均不可取。
2、保修服务应以合同约定为主, 业主不宜以此作为卡承包商的手段,承包商更不应以所剩质保金多少来看待保修的重要性,也要考虑到这是影响自己在行业中口碑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装修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施工管理过程中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得质量目标最终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除装修工程实体建设外还要加强体制建设和团队建设;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良性发展,可以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赢得市场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文涛 ,张群 ,陈子毅. 项目管理在家居装修中的应用[J]. 经济师, 2004,(04) .
[2] 孙庆国. 建筑装修工程中的施工项目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6) .
[3] 张乐. 浅析建筑装修施工质量管理. 铜业工程,2010(4).
关键词:建筑装修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生活与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装修质量普遍受到重视。在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中,以工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对工程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提高装修工程的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装修施工永恒的主题。公司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承包,以包代管,而是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在工程任务下达之初,公司营业部就已将工程计划成本及利润详细算出,项目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目标、工期目标。这样经营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各施工项目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一、建筑装修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措施
1、机具准备管理 。结合本装修工程的特点以及工程类别, 合理地安排准备机械设备和装修工具。 并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机械安装, 搭设垂直运输及室内外脚手架, 接通水源 、电源。
2、材料准备管理 。根据施工图纸预先计算出本工程装修所需的材料数量 ,合理地安排装修材料的进场日期 ,确保材料在不影响施工用料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现场的施工用地 ,根据供料计划分期分批安排装修材料组织进场 ,对于装修材料的加工, 则采取要集中解决方式。
3、技术准备管理
(1)对装修图纸进行审查,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本装修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装修施工方案, 审查本工程的工期 、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等是否合理。 对于本工程的抹灰工程, 检查其施工顺序一般采取先室外后室内、 先上面后下面、 先地面后顶墙。先室外后室内, 是指先完成室外抹灰, 拆除外脚手架、堵上脚手眼再进行室内抹灰。先上面后下面, 是指在屋面工程完成后室内外抹灰最好从上往下进行,以便于保护成品。 当采取立体交叉流水作业时, 也可以采取从下往上施工的方法,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而对于先地面后顶墙是指室内抹灰一般可采取先完成地面抹灰,再开始顶棚和墙面抹灰。
(2)安排装修材料的试验以及试配工作。 确定花饰和复杂线脚的模型及预制项目,对于高级装饰工程,则采取预先做出样板,而且确保已经有关单位鉴定后,才能进行。
(3)组织结构工程验收以及工序交接检查工作。工程实践表明, 在建筑装修前应先对结构工程以及其他配合工种项目进行检查, 这是有效保证装修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 在装修前 ,应对其主要项目进行检查管理:门窗框及其他木制品是否安装齐全, 门口高低是否符合室内水平线标高, 板条 、苇箔或钢丝网吊顶是否牢固, 标高是否正确 ;顶棚墙面预留木砖或铁件以及窗帘钩、 阳台栏杆 、楼梯栏杆等预埋件有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水 、电管线、 配电箱是否安装完毕,是否漏项,水暖管道是否作好压力试验等。
二、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1、技术管理协调
随着人类与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涉及空调、 通风 、消防、 安防,水电、 电视、 电话、 网络等系统的施工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人为的 、技术上 、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的,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 、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要求。 在技术上要全面考虑,特别是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 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雷同,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 如果各专业各行其道那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延误工期。 所以建筑装修中各专业队伍的协调与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以甲方 、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管理人员、 监理人员,要全面了解、 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 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体制 在现有管理水平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和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 。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 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再次,建立责任及奖罚制度 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层层管理制度,并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与经济挂钩,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做到人人有责任。最后,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 、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 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 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2、人员管理协调
施工中甲方是设计、 监理、 施工的总协调方,甲方要掌控好全局,协调好设计 、施工、 监理之间的关系 。现实中设计 、施工、 监理分别代表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但各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用户负责,为工程服务的。 从工程进度、 技术、 经济角度看,协调好各方关系是推动工程正常进展乃至少走弯路的重要环节。 甲方的现场管理人员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控制:一是质量控制督促检查监理日常的工作记录。 施工方的隐检记录及监理例会提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情况,要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约定的工期,要求施工方对工程进度实行年、 月、 旬、 周计划的编制,经监理审查,监督其实施,并且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分析偏差的原因 。三是投资控制根据合同约定,严格执行合同有关条款,审核施工方每月工程量报表,定期结算,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洽商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及时进行计划费用和实际开支费用的比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 監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例会,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比较复杂关键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伍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以设计单位为主的设计联络会。现行的建筑管理模式是监理责任制,加强监理规范化管理充分行使监理的权力,督促、 检查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监理单位也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三、建筑装修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措施
1、竣工验收办理交接及工程结算过程中,应按合同约定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后办理双方交接手续,根据合同及变更和索赔进行结算, 同时承包商在参加验收,整理并移交竣工文件及相应交接手续后解散项目经理部。
在业主的角度,首先装饰工程成品要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当然也要查看施工记录,过程检查中间验收的全部资料。根据笔者经验,可以说“没有没有毛病的活”,验收依据是合同及合同所约定的技术标准,一味求全责备和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均不可取。
2、保修服务应以合同约定为主, 业主不宜以此作为卡承包商的手段,承包商更不应以所剩质保金多少来看待保修的重要性,也要考虑到这是影响自己在行业中口碑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装修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施工管理过程中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得质量目标最终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除装修工程实体建设外还要加强体制建设和团队建设;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良性发展,可以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赢得市场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文涛 ,张群 ,陈子毅. 项目管理在家居装修中的应用[J]. 经济师, 2004,(04) .
[2] 孙庆国. 建筑装修工程中的施工项目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6) .
[3] 张乐. 浅析建筑装修施工质量管理. 铜业工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