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分析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采取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抽选8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管理能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6、5.337、3.422,P<0.05).实验组患儿排便功能优良率(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4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94,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2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06,P<0.05).结论: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采取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家庭护理能力,调节患者情绪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于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儿科住院部收治93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为探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常规组共计45例,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共计48例,行优质护理,组间进行临床症状转归、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于对症护理、环境管理、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