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一個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随着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汉语作为我国语言使用最多并且最为广泛的语言,以及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做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对于我国民族语言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差异性,导致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焦虑问题逐渐突出。所以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本文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其实际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消解策略。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089-01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个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沟通以及经济上的交流也随之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习惯和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我国各个民族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因汉语与其少数民族的母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对于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汉语学习产生一种焦虑的心理。造成了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害怕、恐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对汉语学习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所以,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做好对汉语的学习,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原因分析
(一)汉语语音的学习。
对于我国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对于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主要是在于汉语的声调上,尤其是在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关于这方面的焦虑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主要是凉山彝族。彝族的语言是将音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且只有三到五个声调,调性简单。而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有三到十五种声调,并且可以运用声调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意义。基于此,彝族的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就相对比较困难。由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语言习惯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在汉语学习的实际教学中,许多彝族的学生对于汉语中阴平、阳平、上声以及去声4个声调的区分、意义相对不够理解,导致对于汉语4个声调的运用也不尽如意,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更加导致了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焦虑现象的加剧。
(二)汉字方面的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文字方面的学习也是造成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字,是相对比较明显的表意性方块字,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从文字结构、字体形态以及书写方式上都有着相对比较大的差异性。就彝族中的彝文来说,彝文是属于一种“音节文字”。两者相比,在文字结构、字体形态以及书写方式上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基于此,彝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受其彝文的影响,对于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字体结构等方面的学习比较困难,导致出现对汉字的书写顺序笔画随意书写;对汉字部首、偏旁进行移动;甚至出现减少或者增加汉字部首、偏旁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因为汉字的形近字相对比较多,并且,汉字有着相对比较多的多音字。在汉语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汉语的发音、声调,还要掌握汉字的文字结构、书写顺序等。基于此,更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困难。造成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甚至出现抵触心理。
二、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消解策略
(一)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我国少数民族受其环境、地理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学校中的汉语教学设备相对比较简陋,甚至一些学校并没有这些汉语教学设备,汉语教学设备的不全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汉语学习的学习效果。现如今,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主要靠教师以及课本,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基于此,应加强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汉语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可以通过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汉语语音方面,可以通过声音、视频生动形象的对汉语语音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到汉语语音方面的知识要点,对于汉字方面,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汉字的结构、形态、部首、偏旁以及汉字的笔画顺序等汉字的知识要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极大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因汉语语音、汉字等方面学习困难出现的焦虑问题。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以及效率。
(二)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之间因成长环境、家庭因素、个性特点而造成的不同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舒缓、释放。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及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平时运用汉语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从而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汉语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
结语: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也逐渐突出。本文首先对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语音、文字等方面的学习而产生的焦虑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消解策略。
参考文献
[1] 江承凤,张霞,卢鸿进.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3,25(01):78-81.
[2] 王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及其消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40-143.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089-01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个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沟通以及经济上的交流也随之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习惯和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我国各个民族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因汉语与其少数民族的母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对于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汉语学习产生一种焦虑的心理。造成了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害怕、恐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对汉语学习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所以,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做好对汉语的学习,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原因分析
(一)汉语语音的学习。
对于我国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对于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主要是在于汉语的声调上,尤其是在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关于这方面的焦虑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主要是凉山彝族。彝族的语言是将音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且只有三到五个声调,调性简单。而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有三到十五种声调,并且可以运用声调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意义。基于此,彝族的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就相对比较困难。由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语言习惯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在汉语学习的实际教学中,许多彝族的学生对于汉语中阴平、阳平、上声以及去声4个声调的区分、意义相对不够理解,导致对于汉语4个声调的运用也不尽如意,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更加导致了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焦虑现象的加剧。
(二)汉字方面的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文字方面的学习也是造成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字,是相对比较明显的表意性方块字,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从文字结构、字体形态以及书写方式上都有着相对比较大的差异性。就彝族中的彝文来说,彝文是属于一种“音节文字”。两者相比,在文字结构、字体形态以及书写方式上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基于此,彝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受其彝文的影响,对于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字体结构等方面的学习比较困难,导致出现对汉字的书写顺序笔画随意书写;对汉字部首、偏旁进行移动;甚至出现减少或者增加汉字部首、偏旁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因为汉字的形近字相对比较多,并且,汉字有着相对比较多的多音字。在汉语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汉语的发音、声调,还要掌握汉字的文字结构、书写顺序等。基于此,更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困难。造成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焦虑,甚至出现抵触心理。
二、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消解策略
(一)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我国少数民族受其环境、地理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学校中的汉语教学设备相对比较简陋,甚至一些学校并没有这些汉语教学设备,汉语教学设备的不全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汉语学习的学习效果。现如今,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主要靠教师以及课本,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基于此,应加强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汉语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可以通过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汉语语音方面,可以通过声音、视频生动形象的对汉语语音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到汉语语音方面的知识要点,对于汉字方面,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汉字的结构、形态、部首、偏旁以及汉字的笔画顺序等汉字的知识要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极大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因汉语语音、汉字等方面学习困难出现的焦虑问题。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以及效率。
(二)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之间因成长环境、家庭因素、个性特点而造成的不同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舒缓、释放。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及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平时运用汉语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从而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汉语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
结语: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汉语学习的焦虑问题也逐渐突出。本文首先对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语音、文字等方面的学习而产生的焦虑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消解策略。
参考文献
[1] 江承凤,张霞,卢鸿进.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3,25(01):78-81.
[2] 王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及其消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