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00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峰,环文林,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2021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断裂带是1条活动强烈的地震构造带,位于珠江口盆地北缘的粤东滨海断裂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确定该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位置与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华南沿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南海东北部......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 葛民, 常向东,,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1
根据作者等人野外实地考察,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地层断层全长225km,共由6条几何参数不同的次级断层呈有规律的斜列状组合而成.每一条次级断层都可分为形变性质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时振梁,鄢家全,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82
中新生代以来,我国东部及邻区濒临太平洋区域广泛发育着一个规模宏伟、活动强烈的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体系。对此构造体系的性质及其动力来源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根...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葛民,吴宣,李金臣,, 来源:城市与减灾 年份:2020
前言本文作者正在编写《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破裂带调查与研究》一书,原意是想在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但由于作者已年逾八十,加之工作量巨大,遗憾未能如期。故撰此文,摘书中部分研究进展和收获,并对全书编写情况做一简单介绍,作为对海原大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周本刚,冉勇康,环文林,冉洪流,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2
海阳断裂是胶东半岛NE向牟平 -即墨断裂带东部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 ,尽管晚更新世以来该断裂的地表断错活动总体上已基本停息 ,但东石兰沟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仍有断错地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环文林, 姚国干, 谢原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玮琼,常向东,环文林,李文香,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9
根据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特征,本文讨论了目前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中估计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估计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 汪素云, 常向东, 武宦英, 李群,,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9
渤海是我国东部陆缘海湾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研究渤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探讨我国沿海地震的成因、沿海现代地质构造活动性质以及海洋石油开发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渤...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文,环文林,贺秋梅,张志中,李琪,,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2
在近些年的几次大地震中,例如,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等,获得了不少近断层乃至断层上的加速度强震记录。这些近断层加速度强震记录对研究近断层的地震动特征(如速度脉冲、方向性效应)、震源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层附近的加速度记录进行2次积分,并经过适......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环文林,武宦英,曹新玲,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73
在研究各地区地震活动特征时,有两个基本条件必需考虑的,即各区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应力状态。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强烈地震的时间、空间分布,地壳厚度分布和震源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鄢家全,时振梁,汪素云,环文林,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79
本文根据我国及邻区40年来(1937—1977年)173次浅源地震的断层面解结果以及其他资料,讨论了我国及邻区普遍存在着的以水平压应力为特征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其区域特征表现为:(1...
[期刊论文] 作者:邓起东, 张裕明, 环文林, 张鸿生, 许桂林, 刘一鸣,,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78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欧亚板块东南部。它不仅是西太平洋地震系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系的汇合地区,而且也是世界板块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境...
[期刊论文] 作者:黄永华,尤惠川,宋毅盛,郭玉贵,环文林,,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2007
山东胶东半岛地区发育有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前者分属蓬莱-栖霞断裂系和即墨-牟平断裂带,为半岛的主体断裂构造;后者分布在半岛北缘及其北侧海域,由多条断裂组...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 葛民, 王士平, 常向东, 张维岐, 万自成, 柴,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6
1920年海原8(1/2)级地震是近代在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一次最大地震。本文概述了作者等人于1982—1984年对这次地震形成的地震断层带进行考察的初步结果。1.海原地震断层全长23...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明,时振梁,常向东,周本刚,环文林,董瑞树,冉洪流,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4
弥散地震评价是核工程选址中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分析弥散地震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弥散地震评价中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弥散地震确定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等关键性技术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环文林,曹新玲,武宦英,刘耀斌,黄玮琼,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4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较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公元前1831年即有地震记述。自宋、元以来(约十二世纪),地方志逐渐盛行,特别是明代以后(公元1368年),地震记载较为普遍与...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 葛民, 王士平, 常向东, 张维岐, 万自成, 柴炽章,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邓起东,张裕明,环文林,张鸿生,许桂林,刘一鸣,邓瑞生,李群,刘,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邓起东,张裕明,环文林,张鸿生,许桂林,刘一鸣,邓瑞生,李群,范,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文彬, 李小军, 宋毅盛, 潘华, 环文林, 胥广银, 姜慧,,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