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相关论文
弃妇诗是《诗经·国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界对弃妇诗的常规界定出发,以三首弃妇诗——《邶风·谷风》《氓》和《中谷有......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
【正】古直(1885—1959),派名双华,字公愚,号层冰,广东梅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鼓吹革命,参与组织梅县光复,以响应......
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海南岛黎族中的一个支系,即居住在东方县西方乡一带的“美孚”黎,仍然保持着一个类似古代三月上已节的传统风......
能否成为人师,往往和一个人做学问的源动力有关;对于时代,对于社会,你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和感触,敢不敢做出父键的抉择,能不能又所坚持。 ......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尚书·太甲上》 一 兴许是因为现代历史学科的崛起,现今人们谈论过去的时代,很容易只保留可信的底......
摘 要:汉赋的颂讽意识与《诗经》的美刺传统有极大的渊源与关系。《雅》《颂》中歌功颂德的庙堂气象为汉赋所接受,《国风》和二《雅......
本文以西方教父时代解经学和中国汉唐诗经学对《圣经》和《诗经》的阐释为例,借助卡尔·曼海姆的“乌托邦”理论,发现两种文化传统......
听,咿咿呀呀的唱腔,咚咚咚的锣鼓,一浪高过一浪的狂笑……干啥呢这么热闹?噢,原来是南宁市第十届中小学艺术节(小学组)戏剧总决赛正在......
在现代汉语中,“风骚”无疑是一个贬义词,而且通常都用于女子,形容女子举止放荡轻佻。但是在古代,“风骚”一直都是褒义词,指文采,在某个......
差不多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通史,都远溯到原始韵语和神话,给予先秦以极大重视,而同时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时代,这几成学界公论。......
自北宋欧阳修著《六一诗话》以来,早期诗话主要是记录诗坛的遗闻轶事,或记载有关诗歌理论的见解主张。自南宋起,随着诗歌评论方面的内......
2009年,《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是中国图书市场最为火爆的励志书;进2010年,这本“训言”再次被推上中国图书业的风口浪尖,而这一......
摘要情韵和音韵之于散文犹如内涵和外在之于人。要将一篇好的散文成功地翻译成另一种文字,首推情韵美和音韵美的传达。要想在译文中......
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国风》表演结束。一曲终了,掌声雷鸣般地在江苏无锡市大桥中学的报告厅里响起。美国戴维斯学校满头金发的校长......
摘要苗族情歌与《诗经》情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与祀典有关;诗、歌、舞三位一体,带有原始社会宗教与性爱不分的特点;主张恋爱自由......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
《诗经》是我国文化艺术上的瑰宝,至汉代被列为“经”学后,为历代所研习,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河南歌谣为切入点,对《国风》中......
《诗经·国风》和《圣经·雅歌》同为抒情诗,二者之间由于文化传统之差异,导致了诗歌风格之不同。试就《国风》和《雅歌》所表达的......
《国风》和《雅歌》分别是汉民族和希伯来民族抒情诗的典范之作,再现了两个民族先民的存在状态。本文试图从身体理论出发,对《国风》......
《国风》是《诗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诗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两千余年来对《国风》的解读是《诗经》解读中争议最大的部......
《诗经·国风》多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据此,《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以女性为《诗经》的原创主体。基于女性在《国风》中的重要性......
今年七月,在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无论舞台还是荧屏,好节目,好剧目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北京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八集电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由于出自民间,所以贴近生活,能够深刻而全面的反映其时代人......
文章认为,《国风》中最为理想的男性形象为"猎人",《二雅》中则为"明君";《国风》以"外貌体形"为主要审美参照因素,而《二雅》则偏......
<国风>是<学衡>杂志的继续,在保持反对新文学运动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抗日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情感.因<国风>的成员多原<学衡>的作者,......
司马迁有言,“《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倘若如此,《诗》必定立意深远、极高明而道中庸。可......
自汉代以来,学者普遍认为《诗经》是经过孔子整理并最终编订成书的。但是在先秦典籍和《诗经》文本中,均找不到孔子编订《国风》的证......
摘要:古人认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土地风气,因此产生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导致原始歌谣音乐风格不同,这些歌谣又咏唱的是不同的......
传统先秦《诗》学研究自汉代即已开展,无论《诗》序、《诗》传,还是《诗》说、《诗》谱,都涉及对先秦《诗》学的阐释和研究。嗣后......
以歌谣《越后石臼歌》、歌舞伎《积恋雪关扉》和谣曲《周南》等为中心,考察日本江户文艺中的《诗经·国风》影响。研究证明,《国......
杨仲义先生的新作《诗骚新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书由《旧说辨妄》、《风骚传统》、《风骚审美》、《“风”旨辩证》、《屈骚析......
《蒹葭》是《国风》中一首怀念恋人的抒情诗。此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秋萧瑟的水滨之景衬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见的空虚......
吴芳吉死于1932年,三年後,其弟子周光午将其1913年回川途中经三峡时所撰《蜀道日记》连载于《国风》杂志第六卷第三四号合刊和第五六......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实即十五种乡乐.<燕礼>郑玄注云:"乡乐者,风也."在春秋以前,"风"是一个泛指音声、曲调的名称,自<荀子·大......
<正> 【引言】自从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出版以来,《文心雕龙》的全译本和选译本出了好几种,这些译本之互有短长,未能尽善......
关于《诗经·国风》作者群体的身份判断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即"民歌说"与"非民歌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非民歌说"......
许多年以前,我跟着一支筏木队,在汨罗江上放木排。经过下游樟树园的时候,别人告诉我,这是屈原曾经居住的地方。上得岸来,屈原的房舍早已......
首见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从梁至近代,历代文论多从三个方面论"其体源出于《国风》",即词婉意微,温柔敦厚;平淡自然,气敛神......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古代诗歌的开端,涵盖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诗之所以常常被称作诗歌......
《诗经.国风》篇制短小,明确分章,多重章叠句,也有少量不重章的诗篇;屈骚体制中、长篇浑然一体,表面看几乎无章法可言。本文试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