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疏》相关论文
有关《水经注疏》版本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学术界多有探讨。从1877年杨守敬开始撰著《水经注疏》至今,该书形成的版本包括批注本......
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是"自朱谋《水经注笺》以来三百余年郦学研究水平最高、成就最大之划时代著作"(许嘉璐:《略论杨守敬......
汉置汪陶县地望在何处,郦道远<水经注>漯水条称"枝津上承桑干河,东南流迳桑干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指桑干郡).......
清江,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级支流。自古以来有诸多学者、科学家,对清江进行过多方位的探究。在清江源问题上,历来存在着种种说法,如“鱼复......
杨守敬、熊会贞修纂的《水经注疏》出现过三种全稿钞本,现分别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北京中国科学院和日本京都大学。京都大学所藏钞......
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堪称精博,然杨、熊二氏擅长历史地理,在考据方面略显不足,该书中多有未能解决之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堪称精博。拜读数过,发现有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不揣浅陋,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时贤。1."水左有大......
<正> 往事如烟,今事如梦。记得郭沫若1961年秋从重庆乘轮“再出夔门”、“过西陵峡”时,曾深有感触地写了一组纪行诗,诗中有云:“......
【正】 大辂始于椎轮,数典不能忘祖。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东晋初年和刘宋前期涌现出两座航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显著进......
他是一位在学术上有着多方面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受到国内外人士极大尊敬的国学大师。《清史稿》称赞"其学通博,精舆地,用力于......
在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滨,在山青水秀的清江河畔,在三国古镇陆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学者,他就是我国清末民初......
<正>《三峡》课下注释"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课本第191页注释①还进一步解释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范......
<正> 近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水经注》的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散见于各报刊的论文以外,继五十年代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水......
<正>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五十岁时曾在黄州筑邻苏园藏书,故晚年别署邻苏老人。 杨守敬于清道光十九年春生于宜......
钟凤年先生是一位考据学派郦学家,其郦学论文有《评我所见的各本<水经注>》、《<水经注疏>勘误》等10篇,涉及方面相当宽广,有对《......
我用这样的题目写这篇文章,或许并不妥当。尽管此书早已发排,正在由专人细阅校样;尽管此书在发排以前就刊登了广告①,而几个大学也已经......
<正> 《水经注》成书年代 《水经注》一书,现在通行的各种版本都不是足本,尚有三十四万余字。全书未曾缺佚之时,估计当在四十万字......
<正> 古人校勘书籍,不仅认真,而且刻苦,一本书常常校了一次,再校二次,以至若干次,毕生用功于此。所以古书校本,常有以校勘的次数命......
<正> 在中国古代的诸多著作中,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象北魏郦道元所撰注的《水经注》那样,在中国历史上受到那么多的学者所研究。而在......
最近十年来《水经注》研究概述郗志群最近十年,对《水经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