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篇》相关论文
目的:《湿热病篇》是一部论述治疗湿热性质疾病的专著,全书四十六条,对湿热病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以条文的形式进行阐述。通过辨证论......
试论《湿热病篇》对温热类温病治疗的指导意义山西中医学院(030024)冯明《湿热病篇》因其对湿热类温病因、机、证、治全面而系统地论述而......
清代名医薛生白所著的《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第10条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薛生......
<正> 《湿热病篇》乃清代著名医家薛雪所著,为一部辨治湿热病的专著,系统总结了湿热病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为历代温病学家所推崇......
本文围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六经证候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从证候规律来认识,"正局"和"变局"是分辨湿热病证候的两大纲领。其......
《湿热病篇》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生白所著,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作了专门论述。文中湿热病本证条文共计17条,不仅从......
目的当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竞争压力的变化,使得湿热病呈高发病率,同时湿邪、热邪各自病理特性决定了该病低治愈率及......
通过熟读研析《湿热病篇》,将薛生白治疗湿热病的经验概括为宣表散湿、理气化湿、清热祛湿、健脾运湿、祛风胜湿等治湿大法,充分展......
<正> 薛氏名雪,字生白,自号一瓢。清代乾隆年间吴县人,所著《湿热病篇》据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载共四十六条,对湿证,尤其是湿热病......
<正> 《湿热病篇》(下称《病篇》)相传是清代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1770)所作,后世虽未获原本,但据清代陈修园、章虚谷、吴子......
<正> 薛雪所著《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病的一部专著。其中对湿温的论述尤其详尽,无论是处常处变皆有法可循,对临证详疔有很大的指......
<正> 《湿热病篇》是祖国医学典籍中论述湿热病证的第一部专著,世传为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1770年)所作,基于寒温分镳,......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气交之中湿热日盛,加之膏梁厚味的过多摄入,抗生素的滥用等,使湿热病邪导致的疾病呈逐......
<正>薛生白“中焦气分湿热辨证”是其“湿热三焦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薛氏的代表作《湿热病篇》中。这部著作是论述湿热病......
清·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论治,条分缕析,极为详尽。本文试对其立论依据、治疗法则及具体运用等加以剖析,从而探讨......
<正> 清·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原著无所获见,但在《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章虚谷《医门棒喝》。王孟英《温热经纬》等著作中均有......
薛生白《湿热病篇》遣方用药规律探析唐建军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1)薛雪(1681~1770年),字生白,名雪,号一瓢,江苏长洲(吴县)人,与叶桂同代名医,所著《湿热......
<正> 清·薛生白在《湿热病篇》第一条“湿热证提纲”自注中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时患者往往出现消化功能障碍,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晨起明显。不同患......
灵活运用生津滋阴法,与化湿、攻下、息风、凉血、补气、泄胆火、舒胆气等并用.频频服药,辛开温阳也为滋养阴津,布化津液而设.......
试探《湿热病篇》的学术特点周茂福(江西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湿热病篇》,学术特点《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名医薛生白所著,全......
<正> 《湿热病篇》为清代著名医家薛雪所著。《湿热病篇》(以下简称《湿篇》)主要论述了湿热相合为病的辨证治疗。文中对湿热病以......
<正> 薛氏在《湿热病篇》中审因、明病、辨证用药,对湿热病因证施治,说理透彻,言简意赅,条文缕析,论述精辟。师古方而不泥,循规矩......
<正> 薜生白《湿热病篇》原文49条,论及神志异常者14条。说明湿温病邪虽以犯中焦脾胃为主,但亦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化燥化火,入营......
<正> 温病传变规律,叶氏以卫气营血统辖,吴氏以三焦概括,而薛氏于《湿热病篇》中以何为纲?历来不甚了了,甚至认为条文错杂,无规律......
案一:患者,男,35岁,农民,2004年8月5日就诊。5d前感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胸脘痞闷,出汗不爽,下午发热较高,体温39℃,肢倦乏力,纳食不香。起病是从......
<温热论>与<湿热病篇>分别是叶天士与薛生白的代表作,也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两篇著作不仅反映了叶、薛两家的温病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