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月刊》相关论文
1932年7月,《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由申报馆月刊社发行,发行人为史量才,俞颂华任主编,凌其翰、黄幼雄等人任编辑,主要撰稿人有蔡......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主动或被动地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
以罗荣渠先生为代表的若干学者认为:中国知识界于1930年代阐述的“现代化”概念,是由中西文化讨论中的“西化”概念引申而来,有助......
《申报月刊》是鲁迅杂文后期创作的主要阵地之一,双方基于共同的民族意识和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在国民党文化禁锢的"非常时期"走在了一......
史量才(1880—1934),字家修,江苏江宁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业巨子。1912年接办《申报》,1929年购买《新闻报》股权,试图组建中国报业“托拉......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向社会名家征文,进行专题讨论,以期唤起人们对现代化问题的关注。应征者各抒己见,对......
自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以来,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就成为国内外舆论界的热点。然而有观点认为它只是中国共产党出于一时之需的"理论建......
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的有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是中国知识界首次以现代化为题展开对中国出路的探索。这次讨论探讨了中国现......
3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探要杨林书1933年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是我国知识界首次以现代化为题展开的一次探讨.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现代思想......
作为英文“modern”的音译词,汉语中的“摩登”一词出现于19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其逐渐偏向于“时髦”的意思,开始与“现代”分野。在......
【正】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五十一岁抗战胜利后,茅盾积极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六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决议,在美帝国主义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