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府相关论文
蒙古族的狩猎习俗波·少布狩猎,是蒙古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形式。蒙古人的狩猎,早在蒙古部统一前就有文字记载。居住在森林中的蒙古人,无......
一建造年代及现状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东南约20公里处的一个河谷平地上,现属日喀则市甲措区。寺北有元明时期沙鲁万户府城址。夏......
元朝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蒙汉等族地主阶级的联合封建政权。所辖地域“东南所指不下汉唐,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个......
[摘要]元代整个东北地区被逐步纳入了分封制与行省制的体系之内,这使得元代的东北统治既可折射朝廷、诸王等多种政治势力的混存交织......
学界对元代河西塔塔里地区屯田置司、置屯位置与粮仓数量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文章对元代不同时期今......
<正> 1980年4月,在南丰县古城公社何田岗大队汪坊村出土元末红巾军铜印一方。印长11、厚1厘米,重1100克。印背柱纽侧宽1.5、高7.8......
【正】由中国元史研究会、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元后期政治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
【正】元代东北地区政区建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些政区的建置与蒙元和高丽的关系密切相关。而元代沈阳路的建置就源于蒙古与高丽......
桃温万户府故城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境内,东临汤旺河,西南至汤原县香兰镇3公里,北距哈萝公路(哈尔滨—萝北)汤旺河大桥1公里。该古......
本文是对元代达鲁花赤用人的专题研究。作者分析论证了大蒙古国时期任用达鲁花赤并无民族界限;忽必烈至元以后革罢汉人、女真、契......
<正> 1986年9月22日至26日,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和中国元史研究会主办的。与会的中......
《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刊载的《<述善集>选注(二篇)》,介绍《述善集》的二篇文章。这是很有价值的文献,有助于元史研究。......
元灭南宋后,在淮、江以南前南宋地区普遍推行镇戍制度,各地所设镇戍军,多以万户府为单位。本文重点考察了元江西行省所辖13翼镇戍......
元代吐蕃等路宣慰司史地考证张云元代的吐蕃等路宣慰司即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称朵甘思宣慰司。汉文史籍除《元史·百官三》......
【正】 1960年3月28日,在莒县汽车站伙房后深一米处,发现古代铜印两颗.甲印印文"元帅之印";乙印印文"管军万户府印",钮皆长方把状.......
元时,黑龙江中、下流域归辽阳行省下设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其地方机构设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元朝的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权......
在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中,陈列着一件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农民政权“管军万户府”铜印”’。这是1979年我市文物工作者......
<正>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对这一官职作系统全面的......
军事方面的资料,包括军制、军人生活、军事行动和战事、涉及军人的律法等内容。与前后朝代相比,元代军事史和军制研究的一个主要困......
蒙·元时期“回回炮”的东传及作用●马建春宋元之际,随着蒙古人的西征,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回回人大批远道东迁,这些回回人由于......
<正> 爱辉,做为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的始设地、镇守黑龙江中上游流域的重镇和中俄关系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久为中外关注,......
<正>“管军万户府印”铜印通高9厘米,边宽8厘米,1969年山东枣庄出土.元末刘福通、韩林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安徽毫县建立"宋"农民......
<正>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主要生活着蒙古、女真各部以及汉族等民族。这一时期,新兴的蒙古族不断向东扩张,成为黑龙江西部的主要民......
【正】一 哈刺鲁(Qarluq)是元代西北的一个民族。在元代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合儿鲁、匣禄鲁、哈鲁、哈利鲁、罕禄鲁、匣剌鲁、柯耳......
元灭南宋后,在淮、江以南前南宋故地推行较严密的镇戍制度。其中,福建地区镇戍军共有八翼万户府常驻各处,这八翼军府分别为亳州、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