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方言馆相关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简史,简要阐述了从京师同文馆成立至今的14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外语教育出现六次高潮,分析了曾......
1909年,晚清重臣张之洞的生命即将油尽灯枯,临终前,他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
●民国外交人系列● 本系列主持 石源华 胡惟德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后任民国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参与并见证许多重大......
在民国的外交舞台上,一直活跃着一批上海广方言馆出身的外交官,他们是通过清朝总理衙门选拔投身晚清外交界的。中华民国成立后,他......
圣安特勒修道院旁挺拔的榆树林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布鲁日的冬阳透过疏离的树冠倾泻下来,将厚厚的落叶染成一片金黄,美得让人窒息。 ......
上海广方言馆是清末洋务运动中继京师同文馆成立之后的第二个官办的新式学堂.它最初拟名为"上海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后正式定名......
上海广方言馆在1863年至1905年所存续的四十二年中,从汉族文童内招考了五百多名学生。广方言馆学生的知识构成以西文西语见长,而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江南制造局不仅是晚清时期大型军工企业,而且是著名的教育和翻译机构。创设该局的目的是制造西式的坚船利炮。要达到此目的,得先学......
<正>在京师同文馆成立后的第二年(即1863年),当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奏准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在上海设立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定......
<正> 一、缘起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局面。在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清王......
适应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亟需培养优秀外语人才的需要,上海广方言馆于19世纪60年代设立,这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教育现象。本......
一部瑕瑜互见的西学东渐史──评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王扬宗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科学文化在晚清的传播及其影响等问题,越......
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三馆黄新宪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京师同文馆。1863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又称上海同......
<正> 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作为总理衙门的一个附属机构与这个衙门同时酝酿成立的。从1862年开办到1901年合并于京......
清末的衰败导致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凌辱,在与列强交涉和商贸沟通过程中,语言不通造成外交障碍,开办外语学校成为当务之急。在......